袁枚(1716-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杭州人。袁枚少有才名,擅长诗文。乾隆四年(1739年)24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沭阳、江宁、上元等地知县。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主人,从事诗文著述,为当时诗坛所宗。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著作有《小仓山房文集》、《随园诗话》等。
《夜泊江山闻邻舟有谈鬼者,揖而进之》
夜船正寂寥,闻客谈《齐谐》。知是鬼董狐,揖而招之来。客亦大欣然,摇唇万鬼集。顷刻灯光青,寒风射窗入。天地亦大矣,阴阳相乘除。干宝莫道有,阮瞻莫道无。谢客真多情,赠我胜丝竹。得闻所未闻,平生有耳福。
(按:袁枚《子不语》卷十三载一鬼故事,或乃此诗之因由:明末曹能始,中进士后,过仙霞岭,恍如前世所游,暮宿旅店,闻邻舍有妇哭之甚哀,问人,曰:为其亡夫作三十周年。问其夫死之日,即自己诞生之辰。遂入其家,历举某屋某径,毫发不爽,见其旧稿尘封,尚锁于书房。唯妻 已白发盈头,不可复认。曹乃以家财分一半与之,俾终余年。 )
《过仙霞岭二首》
乍上仙霞岭,遥山渐莽苍。梯田高下种,环水来往忙。峡束人如小,云封路觉长。舆夫先敛足,取势作低昂。
乱竹扶人上,蒙茸但见烟。千盘难度鸟,万岭俗藏天。古树拿云健,重门铸铁坚。分明两戒外,别自一山川。
《坐萝茑船到西安》
萝茑船轻似鸟翔,唤来小坐趁朝阳。水深五尺碧于玉,橘满千林红映霞。篙打乱滩双耳闹,礁舂空屋一轮忙。濛濛篷底炊烟起,疑是溪云堕满舱。
《题苏州太守孔南溪壁上》
白下闲云吴下过,偶来燕寢脱烟蓑。十科进士同年少,三守名邦异琥多。
明月上窗花送影,凉风穿树酒生波。好将鲁国狐裘咏,付与金闾士女歌。
《新正七日孔南溪太守来随园即事有赠二首》
春正东风柳正含,故人五马忽停骖。关心宦海寻旧耆,屈指晨星只二三。
九十慈亲扶杖见,雨行稚女学庭参。同年直用家人礼,蔗味从来老最甜。
山里房栊九曲成,者蕃把手更同行。穿林白发烟中雨,带雪红梅水上迎。
清福偶然归小隐,交情如此亦前生。别君未尽思君意,听我胥江打桨声。
《留别南溪太守六首》
年年吴下往来频,此日登车屡看身。分手渐难垂泪易,大家都是六旬人。
平生笔墨等涂鸦,底事知音有伯牙。千幅鱼笺书不了,教侬手腕脱君家。
斯人风骨最崚嶒,霜肃南衙冷似冰。为款三生狂杜牧,几宵花影漾红灯。
爱屋由来更及乌,金钱颁赐到天舆。问君一勺廉泉水,除我曾分别客无?
已投车辖井阑边,更絷骊驹薄暮天。归去故人如落月,得留一刻也欣然。
十年不召老淮阳,宦海升沉莫慨慷。一个苏州太守至,至今姓名压侯王。
《过苏州有怀南溪坟守新迁观察转漕北行》
袁丝别后下姑苏,悔作寻春范大夫。知己偶然心上有,美人真觉世间无。
难将兰桨迎桃叶,且坐甘棠听鹧鸪。愁过南衙文胭处,旌旗人远月明孤。
《南溪迁江苏司臬再贺一诗》
孔戣久被天心眷,重叠恩纶下玉坡。千里人才瞻舜日,三迁官总听吴歌。
舟因久泊风弥顺,花为迟开露渐多。我与苍生齐引领,者番报称更如何。
《送孔南溪方伯予告归里二首》
欣闻永叙赋归田,海内争看陆地仙。上疏官能辞二品,悬车齿尚欠三年。
闲抛案牍亲书卷,笑把衙参换晏眠。回首甘棠千万树,晚香吹满夕阳天。
同年零落晓星残,爱我真将国士看。诗录千篇常口咏,坐留一刻也心欢。
青山路隔相逢易,白发人归再见难。如此交情怎能断,他生还遇续金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