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河谷》到《黄河绝恋》再到《紫日》,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史诗一般地记录了导演对于战争与和平这个不朽而深刻的命题的思考和追问,而影片在视听语言和叙事手法等方面也是一脉相承,凸显了导演写实而又不乏写意的一贯风格。
镜头是电影的生命元素,而导演对于镜头的独到理解和运用,则在构建电影的生命机体的同时张扬着一种个性的美丽。如果说电影是对于现实的一种抽象升华而又依附于现实,那么导演的镜头必然是以一种个人的风格和主观的表达去展现客观的世界。
《红河谷》中茫茫的高原与圣洁的雪山、《黄河绝恋》中苍茫的黄土和奔腾的黄河、《紫日》中辽阔的草甸和浩瀚的林海,无不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大与一种生命的张力,与影片主题的残酷与矛盾相对比,更加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罪恶与生命的可贵。在巨幅的背景画卷中,人显得渺小而又顽强,这里蕴含着一种对自然的敬畏;同时又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大大拓展了电影表现的广度,给人以史诗般宏大的视觉冲击。
《红河谷》中,头人女儿“丹珠”向琼斯敬酒时,琼斯背后的天空被夕阳渲染成奇幻的橙红色,优美的藏歌和简洁的对白在纯色的背景的烘托下更加富有意蕴,原本平凡的场景让人回味无穷。《黄河绝恋》中,安洁背后奔腾的黄河,以一种野性的色彩表现着生命的奔流不息;而欧文背着花花登上黄河的彼岸时,前方浑然的红色,隐喻着生命的炽热、象征着希望和光明。而在《紫日》中,紫红色的太阳所渲染的天空暗喻着原本的光明被战争蒙上了罪恶的阴影,而这一切也必将随着太阳的下沉而被历史淹没。
音乐是影片的第二灵魂,冯小宁善于用音乐来贯穿影片,烘托主旨。如《黄河绝恋》中那一曲《再见黄河》:小提琴声凄美摇曳,伴随着黄河的汹涌澎湃,仿佛是送给天使般的安洁的挽歌;穿越了时空,牵动着大洋彼岸一个美国老兵的心跳,每一个音符都那么催人泪下。
音乐除了表达情感,在电影中还有穿针引线、自然过渡情节的作用——像《紫日》的开篇,杨玉福老人在接受采访,手里的八音盒缓缓转动,清脆优美的音乐声穿越沉重的岁月,逐渐把镜头拉向战争时期日本集中营里的画面。《黄河绝恋》中,《再见黄河》的小提琴声缓缓流泻,充盈着令人动容的写意画面;欧文老人再次吹响手中的树叶,湿润的双眼亦幻亦真地仿佛看到了当年三个人一起成功渡过黄河后,如天使一般美丽的安洁站在黄河岸边。
冯小宁的这三部电影都采用了旁白的形式,以“我”的口吻,讲述当年的历史事件,这样也使电影显得更加真实、有共情和有代入感。《红河谷》中的“我”是一个藏族的小男孩,《黄河绝恋》中的“我”是美国大兵欧文,而《紫日》中的“我”则从中国农民杨玉福过渡到苏联女兵娜佳。
别出心裁的表达方式既是对传统战争表现手法的突破,也是对战争更深层次的理解。宏观上我们可以果断而明确地判定战争双方的正义与否,但真正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的时候:人性的挣扎、心理的冲突、个人与民族的矛盾……太多无奈的抉择都只能用一个个细节的镜头去刻画与描写,让观众去思考与回味,而这也正是这一系列电影的意义所在。
冯小宁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内心与战争宏大整体相碰撞时所产生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微妙的情感变化,将个别人的经历放置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既不失大局的把握,也兼顾了人性的考量。冯小宁认识到:战争不止是一个集体、一个国家的事,它由每一个真实的生命、每一个鲜活的灵魂组成,而这也正决定了战争题材影片内涵的复杂性与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