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一共有十三个大主题,依次是命运、自我、关系、动力、思维、身体、情感、觉知、空间、创造、现实、自由和无常。
下图是心理学课所有主题结构的示意图,每一个主题之间有不同的延展关系。
这十三个主题的内在结构概括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复归于道。
将主题分别对应起来,其中:
道就是命运;
一就是自我;
二是关系和动力;
三是思维、身体和情感;
万物是指觉知、空间、创造和现实;
万物归一的是自由;
复归于道的“道”是无常。
此外,道还可以理解为“零”,所以这个内在结构还可以是:零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一,复归于零。
自零起,由零终。这也是人的一生,什么都没带来,什么都没带走,但这个自零起由零终的一生,却有无限可以言说的内容、规律和意义。而这一门心理学课就是一种言说的努力。
除了专栏的章节结构可以使用“零、一、二、三”这几个数字,专栏的关键内容也是可以用这几个数字来梳理的。
零
零就是“道”。道,不可说。
语言、思维和自我这三者是联系在一起的。有了语言,才有了思维,有了思维,才有了自我。通过内观,可体验到,语言、思维和自我三者同时消失了,那时进入了特别状态,它不可言说。
之所以不可言说,因为这是语言消失后才有的体验,所以自然不可说。这个体验,肯定不是最深的,但可以推理更深的“道”,一样是不可言说的。甚至可以说,最深的人性,只可体验,不可言说。这也是生命的根本之处,生命是用来体验的,而不是用来言说的。一如荣格所说:尽量来学习知识和理论,但一触及心灵的神奇,便可将所学的理论忘却。
一
心理学课中的“一”,至少有两个:合一和共生。
合一,从哲学上讲,是一切二元对立消失后的归一。对此,鲁米有最美的诗句:
有一片田野,
它位于是非对错的界域之外。
我在那里等你。
当灵魂躺卧在那片青草地上时世界的丰盛,
远超出语言的范围。
观念、言语,甚至像“你我”这样的语句,
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
共生,则是课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胎儿最初在妈妈的肚子里,这是真实的肉身共生。胎儿经由分娩,变成一个独立的生命,婴儿的肉体与妈妈分离了。但是,在出生后的六个月时间里,婴儿在心理上仍停留在与妈妈共生的感觉中。
其实,我们都很容易停留在这种共生中。例如睡眠时,很多人喜欢让房间陷入彻底的黑暗,这就像是一个子宫一样,你可以安然地栖身于其中。
例如一位男士,他有时会陷入什么都不想的状态,只是干躺着,感觉整个世界像有一种白噪音一样,然后他觉得自己与某个存在合二为一了。这是在回味婴儿时与妈妈或世界共生的感觉。
并且这种状态下,他没有欲望,没有情绪情感,也没有想法。因为任何欲望、情绪情感和想法的升起,都意味着“我”出现了,而这就会破坏共生带来的合一感。
再比如有一位女士,她渴望她的任何动力都能得到别人的完美回应,而这必然会有种种失望,然后她会暴怒,而在乎她的人这时会体验到自己的“我”被消灭的感觉。她这也是在追求共生,追求合一。只不过,那位男士是把“我”灭掉,这位女士是把“你”灭掉。
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这是至理,同时也要看到,参差多态的万物也在追求着合一。当我只能感受到我时,就希望你放弃自己,与我合一,当我能真切感受到你时,我甘愿放弃自己,与你合一。
除了以上两种“一”,心理学课中提到的还有提摩西·加尔韦的“身心合一”。当你能把注意力放到身体上,体验到思维与身体的合一时,你会体验到你与外部世界也合一了,时间感和空间感会发生变化,而这时你的潜力可以发挥到极致,从而可以创造奇迹。
合一太迷人,人类会用各种方式去追求合一。并且,在“一”中,因为没有矛盾,没有冲突,不必纠结,所以人很想去追求这种境界。但是,充满冲突与矛盾的“二”,才是我们更容易处于的状态。
二
二,就是二元对立。看到了A,也就意味着看到了-A。这是对二元对立的一种表达。
二元对立,可以视为分裂。人性中最重要的分裂,是从共生,到“我”与“你”的分裂。有了我,也就有了你。还可以这样理解:“我”,是一个人整个的内部世界;“你”,是一个人的整个外部世界。一旦有了这种意识,一个人就会小心他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因为知道这种感知主要反映的是这个人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从你我共生,到你我分离,是因为创伤的发生。先是通过痛苦的分娩,婴儿从妈妈的完美子宫里,来到了不完美的世界中。接着,当母亲不能满足婴儿的需求时,婴儿心理上的共生感也被破坏了。破坏的同时,婴儿开始意识到,他和妈妈的身体和心理是分离的,“我”的意识由此而生,同时也意识到了“你”。
生命最初的创伤已经很重,但它可以经由母亲的良好照顾而得到弥合。这份弥合是否可以适当发生,这将决定着婴儿最初的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感知,这将成为他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隐喻,这是如同命运一般的力量。
围绕着“我”与“你”,还有很多重要的二元对立同时产生:
生能量与死能量
当“我”的一个动力被“你”接住,这个动力就被“我”体验为生能量,当这个动力没有得到回应,它就会被“我”体验为死能量;
创造欲与毁灭欲
这是生能量与死能量的另一种表达。
全能自恋与自恋性暴怒
对于婴儿而言,当动力被接住,婴儿就会体验到全能感,觉得无所不能,当动力没有得到回应,就会产生自恋性暴怒。心理发展水平停留在婴儿状态的成年人,内心也一样。
彻底无助与被害想象
自恋性暴怒表达不出去,就会转过来镇压自己,于是变得彻底无助,同时这份敌意就会投射到外部世界,觉得像是外部世界有一个敌意力量要害自己,这是被害想象。越是无助的人,越容易有敌意想象。所以软弱的人,不能轻言善良。
生与死
因为没有形成抽象意义的自我,婴儿会觉得,每一个动力都是“我”,所以每一个动力的生死,婴儿都会体验到真切的生与死,并因此有了简直无处不在的死亡焦虑。成年人的各种焦虑的背后,根本上一样还是死亡焦虑。
爱与恨
传递生能量时,是爱;传递死能量时,是恨。爱与恨,是生与死的一对衍生物。
善与恶
传递生能量的,是善;传递死能量的,是恶。
容器与被容之物
容器与被容之物,总是成对出现。思维也是巨大的容器,万事万物都可以被容纳入思维中。
英国精神分析师比昂将不能忍受的心灵内容称为贝塔元素,而它被忍受后转化为阿尔法元素,其实就是给贝塔元素包上了一层皮,于是不能忍受的贝塔元素,被容器给容纳了。贝塔元素,也是不可说之物,它们会被个体体验为毒性太大。
好的权威,如父母对孩子,老师对学生,咨询师对来访者等等,都应该是好的容器,在他们把事情做好时给予认可,遇到挑战时则给予支持,并且将他们因为挫败而产生的人性之毒,能做去毒化处理。这也是关系的意义。
自体与客体
是我与你的同义词,听着更学术。对每个存在而言,只有一个自体,就是他自己。一如俄罗斯大文豪索尔仁尼琴所说:每个人都是宇宙的中心。
自恋与依恋
当“我”能感知到善意的“你”时,我就愿意向你低头,并将我的各种动力向你表达,索求你的照顾,这是依恋。当“我”感知到,外界主要的客体是敌意的“它”时,我就不愿意低头,而继续维护自恋。如果不得已低头,就会产生巨大的羞耻感。
好与坏
生死、爱恨、善恶、创造与毁灭等等,太复杂,自我更容易形成简单的感知:好与坏。
太容易分好人与坏人的人,是幼稚的孩子。稍微成熟一些的人,都不会这么简单地看世界。不过,我们的内在世界会这样分裂:你是好妈妈,我就是好孩子;你是坏妈妈,我就是坏孩子。
只不过,因为自恋,我不愿意看到我的“坏”,因为依恋,我不愿意看到你的“坏”。我们更愿意把“坏”投射给第三者,不是我坏,也不是你坏,而是它坏。或者,将“坏”压抑到潜意识中。潜意识,也可以理解为第三者。
除了以上这些重要的二元对立,围绕着意识与觉知,还有一些重要的哲学上的二元对立。
体验与思维
体验是存在,思维是体验的符号。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拉康说:语言是身体的末梢。因为思维太好使,人容易向思维认同,将思维的自己视为“我”。这也是因为体验太容易有痛苦,埃克哈特·托利干脆说有“痛苦之身”。人之所以把思维认同为“我”,是为了逃避“痛苦之身”。
观察与被观察者
这一对词的意思是,我在观察着整个世界,是这个外部世界的观察者。同时,我的内在也有一个“你”在观察着我。
觉知与被觉知者
觉知无处不在,意识是最难解决的谜题之一,科学很难解释意识的存在,甚至可以说,科学也是意识的观察对象。我们在观察、思考和觉知一切被观察、被思考和被觉知之物时,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观察和被观察者、思考和被思考者、觉知与被觉知者,合二为一了会如何?
三
一,是一个点或圆;二,是两个点,会构成一条线。一和二都不稳定,所以人会去追求“三”。三个点,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它是一个稳定结构。心理学课中的“三”有很多。
例如弗洛伊德的自我结构理论,是本我、超我和自我三个部分组成,本我和超我的冲突太大,需要自我来协调,自我,就可以说是一个第三者。例如保护层、伤痛层和真我,也是“三”层结构。还有思维过程、身体过程和情绪过程这三种心灵过程,也是“三”。
而最重要的“三”,是我、你、它。
这首先是借用了马丁·布伯的语言。在他的语言体系中,当我把其他存在视为实现目的的对象和工具时,其他存在就沦为了“它”,而这时关系也会是“我与它”的关系。当我放下了一切预期和目的时,就可能以我的全部本真和其他存在的全部本真相遇,这时构建的就是“我与你”的关系。
这是哲学的语言,也可以用心理学的语言来说。
最重要的“我、你、它”,最初是这样发生的:婴儿的动力被妈妈给与积极回应时,这时妈妈被婴儿感知为好妈妈,婴儿也会是好婴儿,当婴儿没有得到积极回应时,妈妈变成了坏妈妈,婴儿也因为有暴怒产生,于是变成了坏婴儿。并且,因为婴儿有全能感,所以坏妈妈和坏婴儿身上的“坏”,都有全能毁灭的意味,婴儿不能处理,于是把这一部分坏从妈妈和婴儿身上剥离掉,而去转到第三者身上。
在这样的处理中,婴儿是美好的“我”,妈妈是善意的“你”,而“坏”就扔给了“它”。“它”有两个,首先是潜意识,而一旦婴儿发现,在他与妈妈之外,还有一个第三者存在,那这份“它”就会投向这个第三者。坎贝尔说,父亲是所有敌人的原型,原因就是这样一份动力。
这是最初的“我、你、它”,而在人格不完善的成年人身上,一样会看到这样的逻辑:当二元关系中的张力太大,就会转而去构建三元关系,三元关系的重要价值,是转移并消化“坏”。
我们总是期待美好,但其实“坏”才是这个复杂的人性世界被构建出来的关键所在。为了保护自己的全能自恋,人先把“坏”投射到和妈妈的关系中,但这还是不够,所以要再投射到和父亲的三元关系中。这仍然不够,所以还要投射给整个外部世界。这个过程中,一切关系都是容器,都是为了容纳人处理不了的“坏”。
我们都说中国人重视家庭,可家庭关系复杂无比,社会关系也是如此,这份复杂的实质,就是投射“坏”所导致的。这份投射过程,可以称为关系的三角化。
当一个人形成了内聚性自我后,就可以容纳“坏”了。这时,就可以有一个相反的过程了,越来越少玩三角化游戏,也逐渐地不再陷入到复杂关系中,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小家庭,这是最根本的三元关系,并且越来越重视伴侣,这个没有血缘关系的但可以陪伴自己一生的人。一份好的二元关系,是最具有疗愈性的,会让你变得越来越好。
最终,借由外在关系的历练,你会拥有圆润的内心,那个时候,你就可以拥抱孤独了,也就是说,你可以活在一元世界中了。
三生万物,你必须要进入到复杂的世界中。在复杂的世界中,你才最有可能充分展开你的生命,看到你是怎样的。然后,你才可以回归简单。
但人,没有简单活着的福分。
万物
现实世界是复杂的,和人性一样复杂。人容易认为,现实世界是丑陋、肮脏、邪恶的。当你这样感知世界时,那首先意味着你是把“坏”投射给了外部世界。现实世界不会比你的内心更坏,也不会比你的内心更好。
从根本上讲,外部世界只是你所感知到的世界,而你感知到的外部世界,是你内在世界的投影,它们互为镜子。对此,鲁米有美妙的诗句:
每一秒钟,他都会对着镜子鞠躬。
如果有一秒钟,他能从镜子中看出
里面有什么,
那他将会爆炸。
他的想象,他的所有知识,乃至他自己,
都将消失。他将会新生。
当你认定,外在世界如何如何时,你只是对着镜子鞠躬而已。这一切只是镜像,只是幻象,只是投影,而你竟然认为这一切都是无比真实。
最好就把现实世界当做一个用来展开你心性的屏幕吧,而这也意味着,你要在现实世界中展开你的生命,否则,你怎么能看到你是谁?
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能量体伸出的能量触角,如果在关系中被接住,就会变成白色生命力,如果没有被接住,就会变成黑色生命力;如果能量体整体上被接住、被看见,那一个人就整体上趋向光明,相反,就会趋向黑暗。
如果你没有展开你的生命,而只是一门心思想做一个善良的人,对不起,没有这么容易的事。所以,带着满满的热情,去拥抱这个复杂的世界吧!你也会被这个世界拥抱,你会发现,现实世界是有疗愈性的。
归一
从二到三,再到万物,事情越来越复杂,但是,这一切复杂,都需要在一个容器内修炼,就是你的自我。你可以将你的自我,想象成是一个炼金炉,复杂的材料投入其中,最终练出的是黄金。就像是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所说的:此生的唯一目的是修炼你的心。而这个自我,可以有四个层次:破碎自我、头脑自我、内聚性自我、无我。
破碎自我,意味着你没有一个稳定的容器去容纳心灵素材,任何心灵素材的进入,都可能带给你痛苦,或者让你失控。
同时,破碎自我也有一个好处,因为漏洞太多,所以东西很容易进来,因此可能会有超出常人的感知,很多艺术家、文人与演员都带着点疯狂,这是有道理的。
最严重的破碎自我,会导致一个人没有容量去做有组织的思考和努力,而总是处于应接不暇的忙乱中。自我破碎的人,可以有意识地启用思维,让自己活得有规律、有组织性、有计划一些。特别重要的是,你可以去构建稳定而有质量的关系,让这份关系成为一个外在的容器。
自我的第二个层次,头脑自我,就是通常意义上的ego。头脑也就是思维,而思维是可以构建出稳定的自我防御机制,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容器。
问题是,头脑自我构建的是外围的墙。如果你有完整的头脑自我,你会有一种感觉,好像在你周围,有一道透明的墙或者透明的薄膜,它们可能很薄,但非常坚韧,把你包在里面,让你不能直接去感知外部世界。
稳定的头脑自我,比起破碎自我来,是一种重要的升级,这就像是你的心灵有了一个房子一样,这个家虽然挡住了一些重要客人进来,但至少可以为你的心灵遮风挡雨。
自我的第三个层次是内聚性自我,是个人成长上的里程碑。一旦形成了内聚性自我,一个人就可以在情绪的惊涛骇浪中,稳稳地站着。内聚性自我只能建立在“我基本上是好的”这种感觉上,这种感觉就像是一种向心力,将各种心灵素材凝聚在一起。
头脑自我,主要是外在上有一个壳,把自己包起来,而内聚性自我主要是有了一个内核,因为内核是可靠的,就可以敞开自己,让一切流经自己,但如果只有头脑自我而缺一个内核,那一个人就会拼命保护自己的头脑,例如自己的一个观点,因为头脑自我一被破坏,这个人就得直面自己的破碎。
一个健康的人,应该是内聚性自我和头脑自我同时都有,只是因为有了内聚性自我的内核,一个人就可以自主地关闭或打开防御的门了,而没有内聚性自我的人,他可能就会只有墙而没有门,客人进不来,就算他想发出邀请,客人还是进不来。
内聚性自我的内核,只能是你被照亮的生命力。这意味着你要在关系中去表达攻击性,而我们知道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攻击性就等同于生命力。攻击性这个词,可能会让你害怕,但生命的根本,不是为了破坏,而是为了被看见,为了追求合一。最终,当攻击性都被转化为生命力时,一个人就可以享受自发性了。
自我的第四个层次是无我,当攻击性被全然照亮后,任何一个层面的自我,就可以放下了。
无常
无常,也是敌意。
生命一开始,婴儿就会感知到浓浓的敌意,他要吞吃乳汁,这会让他担心乳房会被自己吃掉,而如果有照顾不周,婴儿会对外界发出敌意,只是因为不能承受这一点,立即把它经由投射感知为,是外界在对自己发出敌意。
敌意通向死亡,于是婴儿担心,自己的敌意会杀死客体,同时也担心,外界的敌意会杀死自体。该如何处理这些敌意呢?婴儿的方式是,否认它的存在,或者投射到尽可能远的地方,好像它与自己无关,与自己所爱的人无关。
所以,首先需要学习,觉知到敌意在自己身上和关系中的存在。觉知到以后,你就可以看到,敌意是如何影响自己和关系的。在没有觉知之前,你会觉得很多事情是那么不可思议,但觉知到后,你就会发现,原来它是存在的,起着破坏和摧毁的作用。
觉知敌意的时候,可以有一个基本假定:你感知到的外部世界的敌意,和你的内部世界的敌意,是对等的。你要知道,绝不可能的情况是外部世界充满敌意,唯独你善良。对敌意越来越敏感,你会看到你周围世界的“无常”,常常是你心中的敌意所导致的。然后你就不再容易这样想了:为什么我一门心思做好事,这个世界却要残酷对我。
当你对敌意越来越有觉知,而且还能容纳并转化它,你会看到敌意也是被剥离掉的生命力。
恒常
无常的世界里,复杂的人性中,有一点是恒常的:选择,决定着你是谁。你必须做自主性的选择,直接说出:这是我的选择!
这时,围绕着这个选择而产生的一切感受和体验,无论是正能量的,还是负能量的,才能真正地与你的“我”真切地联系到一起,从而真实地塑造着你的样子。你要知道,这可能是你不主动去做选择的原因。因为这时你就可以认为这不是你的选择,所以,那些不好的体验和你没有关系。
不主动做选择的人,可能会给自己留着两个常见的幻觉:
一个是我还是全能自恋的。你看事情没有做好,是因为我还没有做选择嘛,如果我一出手,事情会立即不同。
另一个是我还是好人。你看事情做得那么可怕,有人受伤,有人显得狰狞,这都和我无关,都不是我干的。如果我出手,谁都不会受伤,我也绝不会面目狰狞。
任何真正做事情的人,都可以被贬低,被怀疑动机有问题,而不去做自主选择的人,则可以一直抱有一种全能感和清白感的幻觉。然而,时间无情。当日子一日复一日地消逝时,没有做主动选择的人会感觉到生命的空虚。
存在主义哲学说:我选择,我存在。遵从你的本心,做出你最想要的选择,追逐它,实现它,哪怕伤痕累累也在所不惜,拿你的肉身做骰子,与这个真实的世界去碰撞,然后你会看到,你的样子。
诗人鲁米写道:
那一天将会到来
带着喜悦,你问候自己
到达你自己的门口,看着你自己的镜子
你们彼此向着对方微笑,说,
请坐,请吃吧
你将再一次爱上这个陌生人
他,就是你自己
给他美酒、食物
将你的心再度交还给他
给这个爱了你一生的陌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