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标题,一定有朋友以为我写错什么了吧?
呵呵,其实并没有。
因为我真心感觉在养育关系中,孩子多数时候都是很听话的。只有当养育者传递了不让孩子听话的信号,孩子才会在互动中变得不那么听话。
对此,有人可能不赞同或者难以理解:哪有人专门让孩子不听话的人呀?没错!是没有人故意做让孩子不听话的事,但有没有无心插柳催生出“不听话”的结果呢?这就得看养育者是否洞悉这其中的奥妙了。
下面,我想通过一个我家不久前刚发生的,孩子从听话到不听话再回归到听话的故事来试着分析分析:
一天,儿子大清早就专注的沉浸在他的乐高世界里。之所以专心是因为前一晚,他向我提出玩乐高的申请时,已临近晚安时间。我没有应允,但向他建议道:现在拼太晚了,要么影响休息,要么影响作品完成度,不如明天用一天的时间来拼,玩得才尽兴!
儿子虽然很想立即开始,但最终还是忍了忍接受了我的建议,决定第二天来个一气呵成(看,孩子大多数时候还是挺听话的,对吧?)!
第二天一早,心心念念的儿子为了给自己争取时间,既迅速又自觉的完成了刷牙、洗脸、吃早饭的“清晨三部曲”后,就立即投身到他的拼搭工作中去了……不得不承认,家中这一天的序曲是在儿子积极、有序的听话状态中拉开的。
随后,由于家人们对早餐后的时间安排存在差异,催生出了一个变量在慢慢改变着这和谐的画风:
我:出门办事。因此不能陪伴兄妹,要将他俩托付给姥姥姥爷。
爸爸:工作日,照常去公司上班。
妹妹:还处在秩序敏感期,习惯了平日外出的安排,期待着出去玩耍。
姥姥、姥爷:希望趁着早晨的清凉,带孩子们去自然环境中活动,同时也需要去超市采买做午餐的材料。
综上,除了儿子一人需要留在家中拼乐高外,其他家庭成员一致的安排都是外出。这无形中形成了一个需要儿子改变初衷,少数服从多数的“听话”场景。
可如何才能让他乖乖“听话”呢?
姥爷身先士卒,打出了一张传统的权威牌:
姥爷用长辈的口气对儿子说:别拼了!快去换衣服跟我们一起出去玩吧!儿子专心于自己的作品,像没听见一样。姥爷为了引起儿子的注意,继续发力道:快点行动!不然我们可不等你,一会就都走了,把你一个人锁在家里!这赤果果的“威胁”确实让儿子“重视”了一下,他虽抬头看了一眼姥爷,却不为所动,还流露了一丝不耐烦的神情,忍不住嘀咕了句:坏姥爷!
姥爷传递的信号,似乎激发了儿子不听话的苗头。
姥姥向来不喜欢姥爷的“铁腕”作风,打出了一张帮衬的温柔牌:
姥姥径直前去拉起儿子正摆弄乐高的小手,边拉边替儿子解围道:我们才不要锁在家里呢!我们要跟姥姥出去玩的哦?谁知儿子并不领情,一边使劲挣脱,一边气哼哼的退回作品前,继续埋头搭乐高。姥姥为了帮他抢时间,又赶紧去拿外穿的衣裤,准备在儿子拼搭的过程中,见缝插针的帮他换衣服。这次儿子非但不领情,更是执拗着不愿意配合。姥姥的耐心也正在被这个不懂事的小孩消磨着……
姥姥传递的信号,似乎助力了儿子不听话的势头。
我因为忙着做出门前的准备,暂时没有参与其中,只在闲隙中关注着三人的互动,这让我有机会以第三方视角去体会这场互动。我的感受是无论姥爷的强硬还是姥姥的温柔,对儿子来说似乎传递出的是同一个讯号:我(的安排)正确,你(玩乐高的需要)不对!你得按照我的要求/安排做。
这个讯号就是我前面说的“变量”,也是养育者把孩子变不听话的关键要素。这个讯号是什么呢?我的理解是对错之争。
对错之争催生对抗关系,对抗关系形成博弈场景。而博弈的场景中,只有较量,压根没有“听话”的生存空间。孩子听话从何而来呢?
无论养育者的初衷有多好,不考虑孩子自身需求、感受的服从式要求,构筑的都对抗关系。在对抗关系中,双方始终是胶着于“零和博弈”的气场。最终,只能以一方大获全胜,一方丢盔弃甲作为终结。不幸的是,这样的较量其实是没有赢家的——因为较量的天然位势就极不平等,无论公正与否,养育者都可以轻而易举的借助“长辈的威信”这张底牌掌握主动权。这又会促使长期处于被动状态的孩子为了自我维护,一次比一次不听话……短时间内,手握底牌的养育者都可以做到胜券在握,但长期的累积,只会助推孩子向“不听话”的方向加速前进。也许,有一天在他感觉到自己积蓄到足够的能量,就会掀起一场对“长辈威信”的终极挑战——这大概就是很多让养育者头疼不已的,青春期登峰造极叛逆的根源?
似乎扯远了~先回到本文的问题:如何让孩子不听话?我的答案是在双方位势不平等、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下,养育者通过“长辈的权威”压倒性的构建了博弈场景时。
前面说道,因为我前期没有参与他们的互动,一直保持着中立的“第三方”视角,所以有幸抽身出来观察和思考,在平衡了双方诉求,从反思中做出调整的尝试。
先梳理一下双方的立场和诉求:
1、老人的诉求:户外活动,对孩子的身体发展和视力都有好处,所以你们应该听我们的话;现在是伏天,只有早上这一会子功夫比较凉快,适合去户外,所以得抓紧时间积极配合;拼乐高积木是可以在家玩的,对时间和地点没有限制,所以应该先去外面玩,回来再拼乐高。
2、儿子的诉求:昨晚我已经听了妈妈的话,忍住没玩,况且今天是妈妈同意我痛痛快快玩的日子,为什么又阻止我?你们大人怎么说话不算话;为了争取玩的时间,我一早起来又乖乖的完成了“清晨三部曲”,为什么我都这么听话了,还是被你们不断的阻止、干扰、甚至威胁;既然大人们不讲理,我还不如自己争取!我不要再听你们的了,我要抓紧时间赶紧完成我的作品!
分析了双方的诉求后,我得到的启示是:非但他们都没有错,甚至他们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博弈!唯一的差异是彼此的关注点不同。他们之间真正缺乏的是基于相互理解的,以达成共识为目的的有效交流。
因此,我打算试着构筑一个有助于化解眼下这种对抗的关系沟通的桥梁。
首先,我想先解除儿子的心理防御,消除他不能“痛痛快快玩乐高”的危机感。
我蹲在儿子身边,让我们目光对视,问他可不可以暂停两分钟,让妈妈跟他说两句话?
儿子很配合,停了下来。我抓紧时间赶紧说:儿子,妈妈知道你很想完成一个好作品,妈妈昨天也的确同意让你今天尽情玩(表达肯定,消除对立)。但现在有一个状况是妈妈需要出门办事,妹妹习惯了平时外出的安排,姥姥姥爷也希望趁着太阳公公没有发威前,带你们去外面跑跑。你忘了妈妈说过户外活动对你们的身体发育有好处嘛(说明实情,争取理解)?所以,妈妈也希望你现在先给你的作品放张暂停卡,去外面玩会,一会天热了回家来打开空调,凉凉快快、舒舒服服、不受打搅的尽情拼乐高可好(平等沟通,合理建议)?说不定到时候妈妈也办完事赶回来了,我还能给你做小助手,帮你找零件呢(提供支持,增进情感)!你看好吗?
儿子听完我的话,身体放松了一些。但心思还在自己的目标上,依然明确表示不想出去玩,就想先完成作品。我对他的选择也表示理解。但是依然得基于现实情况,向他做更深入的说明,让他有机会了解目前的形势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说:妈妈愿意尊重你的决定,但今天的状况是,妈妈必须外出办事,姥姥、姥爷也要带妹妹出去玩和买菜,这样一来家里就没有大人了。你觉得你一个人在家拼乐高可以吗?你都快6岁了,如果你想挑战一下,妈妈也愿意支持。但如果你不想一个人待在家里,那妈妈还是希望你能调整一下,跟大家一起行动,好吗?
在这段对话里,我想把握的尺度是陈述事实。我所有列出的选项都是基于事实的,并且我也愿意完全尊重他做出的能够为自己负责的选择——这种陈述可以很好的区别于打着给孩子选择的旗号,却暗含诱导或威胁的、具有明确导向的做法。因为我相信,孩子是能敏感的体会出其中的差异的。
儿子听罢,思考了一下说同意一起出去玩,但要先完成手头这一小节的拼装(我听话、好商量的儿子又回来啦)!我积极的肯定了儿子的善始善终和灵活变通,又基于儿子的合作态度,立即表态:没问题!妈妈可以留下来等你完成这一部分,放好暂停卡再协助你换好衣服。出去办完事后,也会尽快回家继续协助你完成作品!
其次,已经不需要再去做老人的工作了。通情达理的姥姥,在一旁静候时听完了我们的对话,也积极回应道:好乖乖,姥姥也愿意等你!一会玩完回家,姥姥也会为你提供一个不受打搅的环境,让你彻彻底底、痛痛快快的完成你的作品!
共识达成!此时,姥爷也先带妹妹下楼玩去了。和谐的画风,似乎又回来了~
对抗消除、共识达成、孩子听话、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