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哲学简史》是本奇书。在全世界,讲中国哲学和中国文化的书里,还没有哪一本,能够像它那样大受欢迎。专家学者爱读,普通读者也爱读。中国人爱读,外国人也爱读。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作者讲得出神入化,读者看得晓畅明白。
《中国哲学简史》原文是英文版,中文版有两个译本。一个是冯友兰的入室弟子涂又光翻译的,1985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个是赵复三翻译的,2004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
涂又光(1927-2012),河南光山人。祖籍山西的司马光就出生在光山,他时任光山县令的父亲为他取名为光。涂又光原来也不叫又光,因他幼年表现出神童之才,县长为他取名又光,希望他成为又一个司马光。
说他是冯的弟子,是因他1947年考入清华大学文学院哲学系,冯友兰是时任文学院院长。此后30年,冯在北京的学界,涂在湖北做一些具体工作,并没有学术上的授受。
改革开放后,学人迎来了春天。1980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涂又光来到北京,给85岁的冯友兰做助手,记录冯氏口述的《三松堂自序》。这是冯友兰的精神自传。也就是在这期间,他翻译了《中国哲学简史》。最让人称道的是,他还历时10年,独立编纂完成400万字的《三松堂全集》。这是冯友兰一生的心血。
这样的经历,有理由说涂又光是冯友兰的精神传人。他熟知冯氏的哲学,也熟知其思维习惯、表述习惯。《中国哲学简史》由涂又光翻译,不下于冯友兰自己翻译。文字出自涂手,话语出自冯口。
二
赵复三(1926-2015),宗教界人士,曾是圣公会牧师,长期从事基督教工作,后来做过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社科院副院长。1989年离国他去,直到去世。他翻译《中国哲学简史》,比涂又光的晚了20年,在2004年由新世界出版社出了首版后,陆续又由其他五六个出版社出版。
老话说,前修或未密,后出当转精。有了前人的基础,后来者当居上。看评论,确实有不少人觉得赵译好。好在哪里?他们认为明白流畅,通俗易懂,行文优雅。至于是不是忠实译出了冯友兰的原意,是不是在用词用语的表达上比涂译更准确,那些觉得赵译好的人,都没有这方面的说法。
明白流畅,通俗易懂,行文优雅,当然读得舒服。如果是自己的书,那是好书。但是对翻译作品,读得舒服不代表翻译得好。翻译需要忠实传神地表达作者的原意。否则,译得再通俗易懂,那也只是译者的意思,跟原作者想说的,是两回事。
赵译本恰恰犯了这个错误。触目皆是。赵复三用自己的语言,翻出了自己理解的冯友兰的哲学,几乎成为一本赵氏《中国哲学简史》。
赵复三与冯友兰有没有交往,有没有进行过学术交流,不得而知。相比于涂又光,他显然不具备亲炙冯友兰受教、深入系统了解冯友兰哲学思想的条件。再加上他翻译之时,已经流居海外十多年,他的翻译,总给人雾里看花、差点火候的感觉。
三
赵译的毛病,至少有五。这个五,不是指硬伤,硬伤是对原文重大的误解,那是另一层面的问题,是译得对不对的问题,不是译得好不好的问题。
毛病之一:意蕴有失简化。冯友兰在书中说,中国哲学家表达自己的思想,用的方式是富于暗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用英文表达中国哲学,没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词,不可避免地会弱化、简化中国哲学的思想。
涂又光在回译过程中,力图把弱化的意思增强,把简化的意思补全,还原中文表述的丰富,不失中国哲学的精神。赵氏则不此之图,对着英文直译,因弱而弱、因简而简,结果把话说白了,限制住了原文意蕴的丰富性。
比如,冯:Each translator hasconsidered the translations of others unsatisfactory.涂译:每个译者都觉得别人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赵译:每个译者都不免认为其他译本不够满意。诚然,translations在英文里意指翻译出的作品,即译本。涂用“翻译”,既可指翻译出的作品,也可指翻译这种行为,同时这个行为也包含了译者的思考。这就是中文的丰富。
赵用“译本”,那就只剩下翻译出的作品这一个意思。当然,如果你要说翻译的作品里可以看出译者的行为和思考,但那已经是间接的、隔了一层了。
这句话还有一个问题。赵译用“其他译本”,这样表述的前提,是在自己已经有了一个译本之后,才能相对的称别人的为“其他”。涂译用“别人的翻译”,则可以是在自己进行翻译之前,而不必在自己翻译出来之后。翻译一个已有译本的作品,当然是在翻译之前就认为他不够好。
问题还不止于此。涂译:…的翻译不能令人满意。赵译:…译本不够满意。赵译对着英文直译过来,在中文的语法上是残缺的,译本自己没什么满意不满意的,不满意的是人。涂译补上“令人”二字,意思就完整了。
毛病之二:表达有失简练。汉语是一种简练果断的语言,历来讲究文字之美的人,追求的是不多一字、不少一字。涂译很好地体现了这种文字风格,常有一字千钧的力道。赵译则横加了很多自己的理解,显得拖泥带水,画蛇添足。
仍以上句为例:涂译用“都觉得”,斩钉截铁。赵译用“都不免觉得”,这“不免”二字,显然是赵而不是冯的意思。
毛病之三:意思有失准确。冯:If one cannot chew the food oneself, one has to be given food that has already been chewed.涂译:一个人若不能自己嚼饭,就只好吃别人嚼过的饭。赵译:如果一个人自己不能吃饭,要吃别人的唾余。
冯友兰在这里把翻译比作吃饭。涂译用“嚼饭”,非常传神,我们读非母语的著作,往往有咀嚼之难。赵译用常见的“吃饭”一词,则平淡得多。
再者,涂译用“嚼过的饭”,指的是别人嚼后留给不能嚼的人吃的饭。赵译用“唾余”,意思完全变味,自己不能嚼所以吃别人嚼过的饭,但不是吃别人的“唾余”,它没有体现嚼饭喂人的意思,译者的一片苦心,被“唾余”这个不恰当的比喻省略掉了。
四、感情有失变异。冯:It is not without reason.涂译:是不无道理的。赵译:是有道理的。冯友兰用双重否定表肯定,涂译忠实传达了出来,赵译则直接用肯定,显然,这不是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色彩。
五。文气有失简易。以全书第一段话为例。涂译:哲学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历来可以与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在中国,哲学与知识分子人人有关。赵译:哲学在中国文明中的地位,历来被看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明中的地位相比拟。在中国,哲学是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关切的领域。
相比于涂译“相比”“与…有关”的用词,赵译用的“相比拟”、“关切的领域”,显得更为“学术气”,而这种学术气没有出现的必要。它不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日常语言。
潘维在回忆乃师陈翰笙的文章里说,社会科学作品与自然科学不同,是要给大众读的。大众读得懂的文章,才是好文章。大众读着明白顺畅的文章,是最好的文章。
又说,沃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没有一个长句,没用一个“大词”,所以是文笔最好的书。该书的中文版是学生翻译的,自以为是地翻译成很“学术”很“洋气”的味道。社科论文的学术气,其实就是学生气。赵译中类似“比拟”“关切”的用词,不胜枚举。
另外,用“关切”也不妥当,它是主动的行为,说每一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都关切哲学,这话谁敢讲?“与…有关”则更为符合实际,它包括有意识的,也包括无意识的。
四
限于篇幅,本文不能举更多例子。但以下一个事例,可以从另一个方面,找到分辨两位译者区别的奥秘。
涂又光在“《冯友兰选集》编选说明”里提到,“冯先生有个规矩:他的书只有自序,没别人写的序,一生始终如此。所以我编纂《三松堂全集》不写序跋,翻译《中国哲学简史》不写译者序跋。但我的思想,并非只是遵守这个规矩,而是压根儿不赞成编者译者序跋。因为一有序跋,便有评论,你有评论,尽可另行发表,何必羼在著者书中,干扰读者?”
赵氏对冯友兰大概不熟,否则不可能不知道这个规矩,否则也就不会在赵译版书后附个篇幅不短的《译后记》了。这篇记就是赵氏的跋,讲了自己对翻译的理解,批评了涂又光译本(赵氏只称旧译,不提涂又光的姓名),发了自己译后的感想。用涂又光的话来说:你有评论,尽可另行发表,何必羼在著者书中,干扰读者?
通过这个细节,已经不难看出,一个是懂冯友兰的自己人翻译的,一个是不相干的外人翻译的。你说,该看谁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