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甲老师说:
1,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人生。
你看谁都对不起你,结果很可能真的没人对你好。而总是乐观,觉得别人对自己好的人,多半也常遇到好心人。
2,外部世界仿佛一个镜子,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周围的人和世界就会发生变化。可惜,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要变的是别人,结果事情越来越别扭。
3,我们的心态往往来自我们的父母和儿时经历。所以我们长大后有一天突然发现:我怎么变成我妈了?
4,改变心态要从行动入手,要能够发现原来这件事儿其实还有其他思考方式,结果也不赖。我们最难处理的是根本不知道还有别的思考方式。
5,最有用的心态是:绿灯心态。遇到和自己不一样的观点时,首先想到的是我可以从中学到什么,而不是:为什么我是对的。
可惜,之所以绿灯心态有用,就是因为我们天生习惯于红灯心态——捍卫自己的观点和面子,而不是探求更好的答案。
6,很多人一直找不到自己进步慢的原因,可当自己听到一个新观点时总觉得:不就是“什么什么嘛”,“我知道,我听过”。
可惜,他从没问过:我知道这个,为什么我没做出人家的成绩。
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只是自己的心态让自己以为知道罢了。无知并不可怕,傲慢才可怕。
我说:
我经常观察一个人说话的角度和心态:一个人做事的出发点决定于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和需求点。比如一个萝莉吃货,是不会考虑什么国家大事和自我实现的事情的,可能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事情,眼前的事情,琐碎现实事情,更多的是关于情绪,关于自己的存在感的事情。
比如一个懒人的出发点永远是要舒服要安稳,虽然也会频繁动脑筋但永远是为了舒服安稳作为出发点考虑的。他们的遇到事情心态就是累不累?快不快?乍得之荣也就有了吹嘘的资本。
比如一个拜金女的出发点就是要钓到富二代大老板,一瞬间可以享受很好的生活。他们遇到有钱的男人总想着扑过去,哪怕再丑再老也在所不惜。
人的心态会通过说话的角度被观察到的。有的人遇到难事反应就是:好难啊,我不干,各种借口都能被发现出来。
有的人遇到难事:哦,我要努力做出来,退一万步失败了也没关系。
为什么说到认知水平呢?
其实认知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和情绪表达方式,也决定了一个人需求的满足方式。认知水平高的人情绪表达会比较理性,容易得到控制。考虑长远容易看淡眼前的得失,不会人云亦云。能够根据外界的变化调整自己。他们会修正自己看问题的角度:知道时间比金钱重要,要用金钱换时间,知道穷会让一个人的思维限制在眼前的事情上,不会有大发展。所以他们会有计划的修正。
但认知度不高的人就相反了。他们近乎于生理上原始的反应。情绪随外界变化而变化,随外力大小而波动。没有多少大脑认知水平的提高,自然也缺乏反馈机制。不会得到提高,人也不会变化。
所以心态不好的人,一定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