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快节奏的生活让“焦虑症”不断的走进大家的视野,焦虑感情、焦虑工作焦虑生活。当成年人的这种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香港TVB拍了一部纪录片《没有起跑线?》,给我们呈现出了香港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这件问题上的“疯狂”程度。
近几十年来,父母们的育儿话题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却蓦然发现,港妈们已经要“赢在造人前”了!
纪录片第一集就说到一个二胎妈妈lrene,她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也是抱着让孩子自由自在成长的想法所以没有刻意去栽培孩子的一些技能,结果导致了儿子现在没有幼儿园接收!
这下lrene慌神了,她不得不跟上“催促,逼迫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以争取能被有名的幼儿园录取”的家长脚步。所以这次,她要让自己还在肚子的女儿“赢在子宫里。”
更有甚者,赢在子宫里还不行,要赢在造人前。
这是一个由想要的结果推导出来的结论。
希望孩子进入好的大学→所以要选好的中学→因此要进一间好的小学→前提是能进好的幼儿园→在那之前要能进好的育婴院→所以得排期造人。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家长有问过孩子是否想要去上好的大学吗?而且要进好的大学,是否只有“赢在造人前”这一条路?
01
也许家长们有思考过,也许没有,因为这种看似强大且没毛病的逻辑宛如潮水的方向,几乎没人能够逆流而上。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香港小朋友从出生开始到中考的轨迹大概是如下:
胎教的时候就开始听英语,这样子以后不容易抗拒英语;
上幼儿园是一天上两间,晚上做作业做到10点多,兴趣班也不多,大概就5、6个吧,包括但不限于乐器、游泳、舞蹈、武术、礼仪。
不要问中午休不休息,香港小朋友大概是没有午睡这个概念的。
小学时候就更不得了了,别人的兴趣班报10个,我们就报20个;
所以你以为报了芭蕾舞、竖琴、击剑、游泳、日语、画画、面试班、餐桌礼仪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Too young too naive!
人家10岁的小哥哥已经在学编程了!
小学生日常的教学,两文三语是标配就不说了,人家还能在英语课上接驳电灯。被邀请去体验小学生一天生活的明星嘉宾,看完简直是目瞪口呆。
男嘉宾陀螺一样连轴转了一天之后,早已疲惫不堪,直接在沙发上葛优躺,被小学二年级小朋友教做人。
这一场苦海,在中考过后,会有出现一条明显的分水岭,有些人会开始按照父母的意愿,或者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继续在这个苦海里浮沉,而有些人,因为前半段跑得过于用力,相当于在一场马拉松的前半段用了短跑的速度来奔跑,对于后面的道路,已经无力前进,于是选择了放弃。
02
所以,这些从小就收受到催促和逼迫的小孩子最后真的个个都能如父母所愿读到好的大学吗?
不管最后他们有没有能如父母所愿,但是能够肯定的是,在家长这样的逼迫下,越来越多小孩子的童年快乐被埋葬。
以快乐为代价,赢在了起跑线上的孩子们,最后,就一定能赢在终点线了吗?
现实中的家长本意想让孩子能够占据到比别人更好的资源,让人生走的更轻松,却不想过分沉重的期望和要求会成为孩子无法负荷的包袱,让其越走越累,最后放弃。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厚望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关于人生的道路以及起跑线的概念是不是被误解了呢?
首先,人生不仅仅是只有读书学习念好的大学这一条单行道可走;
其次,所谓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是个伪命题,不同背景的孩子,彼此的起跑线本就不一致,个体的差异也导致了起跑线的不一样。
央视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中的心理咨询师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特别讨厌那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知不知道这句话害了多少人,特别是现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这句话其实是在偷换概念,它设定出来人生只有一条路,你必须按这条路去走,似乎这个地方才是终点。真是这样的吗?”
这分明是体育场上的竞争啊,这只有对刘翔是重要的,0.01秒就可以决出胜负,但是孩子人生的竞赛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晚一点没什么大不了,在人生这条长长的跑道上,对节奏的把控以及培养持久的耐力才是制胜法宝。
所以,家长们与其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辅导班,倒不如认真想想孩子需要什么,陪伴、鼓励、安慰、帮助、尊重,比一味通过剥夺孩子的天性和权利来达到揠苗助长的效果要好得多。理解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顺应孩子的成长规律,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