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流传着一篇题为《当小学生遇见苏轼》的文章,文章介绍的是清华附小六(4)班全体同学利用八天的短假时间进行以苏轼为主题的课题研究并完成23份高质量、深度思考的研究报告的事情。在这篇文章下,许多小学生的家长纷纷点赞,并留下了这样的发言:“孩子们做得好!我也要让我的孩子加油”“看看,差距就是这么形成的”“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等。接踵而来的,便是家长们纷纷发帖讨论如何让自己的孩子向这一批“典范学生”学习的热点话题。
无独有偶。近些年来,这样的事例层出不穷。先是曾经大火的送孩子去少年班读书、再是前一段时间轰轰烈烈的“幼儿珠算”“小学生奥数”,到今天的让小学生完成课题研究报告……这些所有的事件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家长和老师正在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来源已久。从《孝经》中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开始,中国的读书人就把光宗耀祖作为一生的目标。而从反方面讲,中国的父母便总怀着一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并把成功作为衡量孩子优秀与否的根本标志。这正直接导致了父母们强烈希望让孩子早发展、多学习的想法的萌芽。父母为孩子好的初心是没错的,可这种“赢在起跑线”上的方式和做法就真的适合孩子们吗?
当我们拿这个问题求助于清华附小的老师和校长时,他们的话让我们深思:“这里可是清华附小”、“清华附小的成志少年人人有课题、个个会研究”……先不说揠苗助长这个人人皆知的道理,即便是顶尖小学的学生,孩子们毕竟处于小学阶段,其思维和能力尚在成长,让他们去完成课题报告这类连大学生都需要深思熟虑、谨慎完成的东西,是否失了妥当呢?仔细去看孩子们的报告和研究,我们发现,从内容上,这些报告和研究的格式工整、方法独到、用语成熟;从形式上,Excel表格、word文档和ppt的高级电脑操作很显然不是一个孩子可以单独完成的,这更多需要家长的操作。而报告中,真正能代表孩子思维的,仅仅是简单的结果“苏轼和弟弟子由感情亲厚”、“苏轼作品中的地点吸引了后世的读者游览”。由此观之,在这场“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比赛里,家长和老师的所作所为,都远远超出了他们所应做的“引导和指导”孩子学习的范围,从帮孩子学习的“助推者”变成了替孩子学习的“合作者”。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行为,实质上成为了一种丧失孩子自己能动性而是家长和老师替孩子学习的过程。
这恰好回答了很多家长有关于“明明每天都辅导孩子学习,孩子的成绩却还是提不上去”、“经常带孩子去课外实践,但孩子总是心不在焉”、“给孩子报了很多兴趣班,但他一个也不喜欢”等等问题的答案。从父母老师的角度来讲,关注孩子的学习固然是对的,但若过于紧张和程式化,反而会越过合适的界限,进而让孩子丧失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挖掘兴趣的能力。因此,说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倒不如说,让孩子赢在正确的起跑线上。
让孩子应在正确的起跑线上,就是说让父母和老师归位,重新回到“引导和指导”孩子学习这个位子上去,在为孩子提供多样发展机会的同时,鼓励他们自己去探索、去挖掘、去发现。孩子们的年龄小,所做的也谈不上“研究”,但正是他们自己天真的思考和探索,开发的是他们自己的认知和能力,得到的,也就是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知识,而不是家长和老师们为他们规划好的“研究方向和报告”。在这种理念下,孩子们的作品绝不是拥有固定形式和完整规格甚至有“炫技”嫌疑的成熟的“大数据报告”,而是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所表达出的形式多样甚至幼稚可爱的话语、图画、动作、表情等等。
让孩子赢在正确的起跑线上,充分发挥孩子们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或许过程漫长、需要用很久的时间去等待和引导,但只有汲取营养慢慢成长,孩子们才能终成参天大树、沐浴一方艳阳。
西南大学学生通讯社王诗萌/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