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准备就是一种逃避。
每个人在遇到困难时,都会采取两种策略来抉择。
第一种,这件事不好办,我要马上解决,改变它,让自己摆脱困境。
第二种,这件事不好办,我要调整自己,等一切摸透了,一次解决。
我们把第一种称为“行动导向”,通过快速行动来减少事情的不确定性,跳脱担忧和焦虑的心里内耗情绪。把第二种称为“状态导向”,认为要跳出困境,要表现出良好的状态,如果此时状态不好,就不适合行动,应等到状态好时,再开始行动。
行动导向,注重的过程,只要踏出第一步,就是胜利,后面的问题再一步一步解决。
状态导向,注重的是结果,如果达不到理想的结果,宁愿不做。这个方式的弊端就是,随着时间线的拉长,对问题的恐惧越来越深,削弱了行动力,永远处于准备中,迟迟不敢行动,把问题转换为压力,让人产生更深的内耗焦虑中。
我现在就属于状态导向的转态,一直想着换一个工作环境,确一直不敢行动,以前是因为没有证书,想等拿到证书再换,现在证书都拿到几年了,还是没有行动,总担心这份工作辞了,找不到比这家更好的怎么办。现在思考这就是一种内耗,迟迟不敢行动,加大了自己的恐惧,每天都陷入纠结和担忧中,问题还是问题。并没有因为我的逃避而解决。
因此我们要把自己变得已行动导向为先,对行动导向而言,只有做了,你才知道会不会出错,不做永远不知道深浅。我们要让行动去改变现在所处的状态,而不是等状态好了,再去行动。
如何改变自己现在的状态导向呢
1.强化内隐自我
在需要做决策时,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自己做出决策,丢掉“随便”,“都行”等词语。当我们每一次主动做出决策时,从结果中获得反馈,都是一种对大脑的锻炼和肯定。
2.做困难的事情
做困难的事情,不需要完美的处理好,但只是要让自己看到“进展”
每天优先做好最重要,最困难,最艰巨的事情,不一定是最耗时的,但一定是你最排斥,最不想做的事。哪怕只是完成了一点点,你再去做其他事情都是更加充满动力的。
3.改变思考视角
从事物本身出发,我可以如何影响它,有什么方法对完成这件事有帮助,是我可以去做的。
最后只有行动,才是改变一切的关键。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而非问题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