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中早就流传有“三怕”:一怕周树人,二怕文言文,三怕写作文。从教近十年,似乎还真是如此,现在的学生尤其害怕写作文,从选材到立意,都存在诸多问题,教师改起作文来抱怨的声音也此起彼伏。别说学生这三怕,其实,我在教学中也有两怕,一怕教作文,二怕改作文。我作文教学的流程基本是:教方法,看范文,课堂小练笔或课后大作文。这样的做法看似不错,但课后有同学说“老师,我还是不知道怎么写。”我的课后大作文也基本安排在周末。其实所有学科的老师都明白,周末作业完成质量最为糟糕。更何况完成他们本来就畏惧的作文,完成质量可想而知。哎,一声叹息,这可怎么办呢?所以如何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成为了我教学中最大的困扰。那为何又怕改作文呢?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其独立的个性,作文中所呈现的内容就是最好的回答。因此,我认为作文批阅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面批面改,教师根据每位学生作文特点进行修改,且给出修改建议。只有面批面改,才能算是一次有效的作文训练,如果教师以敷衍的态度对待学生作文,那还不如不练、不批、不改。面批面改好是好,但这种批阅方式特别耗时也是不言而喻的。且现在学校基本都是大班额,语文教师还担任两个班的教学任务,所以面批面改也不太现实。我十月份收上的作文,改了近一个月才改完。那该怎么办呢?
在最痛处发力,我一直在找寻开展作文有效教学与批阅的方法。
昨日偶然想起我的同学张洁,其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做的正是与写作相关的研究,于是厚着脸皮向她讨要毕业论文。念及深厚的同窗情谊,她欣然把毕业论文发给了我。其论文题为《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校本实践研究》,一口气读完了她的毕业论文,我尤其佩服她的教科研精神,我深晓其为了完成此毕业论文,特意向学院申请延期两年毕业,这两年的时间她就做了一件事——专注于“读写结合”校本课程的开发。两年的潜心修炼,她的毕业论文收获了全A的佳绩,并广受好评。通过对其论文的阅读,我发现中学一线教师的硕博毕业论文对一线教师有特别大的指导意义。我也采撷了张洁论文中的一个方面运用于我今天的作文教学,其生成令我惊喜不已。
张老师做“读写结合”研究,其论文主要围绕“阅读经典”与“写作”来展开。而在谈到激发学生阅读经典的兴趣时,她所运用的“阅读漂流评”,引起了我的关注。
何谓“阅读漂流评”?是指以学习共同体(简言之就是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内共读一本书,借鉴网络建帖、跟帖的形式,组内成员依次对楼主的摘抄、点评和上几位成员的点评进行借鉴和再次点评,也可以自己做楼主建贴,依次循环漂流点评的一种读写结合方式。
当我看到“阅读漂流评”时无比欣喜,一道灵光闪过,我想到了自己案头上那一沓小练笔本。这次的小练笔主要训练人物的细节描写,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我在前一节课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课堂训练时有部分同学就描写得不错了。于是,我也想来一个“漂流评”,就以学生的练笔作为漂流文本,作者就是“楼主”,让拿到小练笔的同学在文本下面建贴、跟帖。建贴与跟帖内容围绕小练笔展开,可以点评小练笔中描写精彩之处,也可指出其有待提高的地方,跟帖的同学也可以回复前面楼层的点评。
第二天,我挑选出一部分练笔,这些练笔中既有优秀范文,也有几篇亟待修改的文本。之所以这样选择文本,因为优秀的文本大家在点评时可能“千篇一律”,但是亟待修改的文本在修改时却“各有不同”。优秀的范文在于给学生以美的引导,而不足的文章在修改中也可检验每一位跟帖者的态度。
接下来就是实践了。上课伊始,我把“漂流评”的操作方法介绍给同学,还提了一些要求,例如,大家的点评要走心,要客观;一楼用黑色笔写,二楼用红色笔评等等。学生一阵爆笑,他们的笑是质疑的笑,似乎在质疑我这个“老古董”竟然知道“建帖、跟帖”。接着,我精心挑选的小练笔就在同学中“从流飘荡,任意西东”了。
当大家拿到“楼主”的练笔后,明显感觉他们无比兴奋,仿佛一头待宰杀的肥牛被摁在了砧板上,他们尽可任意“屠戮”。他们在建帖的过程中,我则在学生中转悠。我发现很多同学特别积极,他们才下这边的“楼”,又上了那边的“楼”。很多楼主的帖子建了七八层,可见“漂流”的范围很广,点评的人气很高。而点评人气高的帖子恰恰是亟待修改的练笔。
这堂课下来,我仔细翻看了每一个“帖子”,有同学的跟帖很走心,点评也很具体,既有对词语、句子的赏析,也有对写作手法的评说。不但有跟帖指出了“一逗到底”的情况,而且有跟帖说:楼主对人物的细节描写出神入化,画面感极强。有的跟帖还直接夸赞楼主书写美观。总之,跟帖者对文本的关注可谓是多角度,全方位。如下图:
还有的跟帖各抒己见,针锋相对,仿佛是一个硝烟弥漫的战场。有跟帖指出练笔中出现明显的逻辑错误,也有跟帖指出要以事实说话。如下图:
还有的跟帖直言练笔不足之处,语言犀利又不乏幽默。例如,有跟帖评论:比喻不够生动形象;语言不生动形象;还有提升空间等等。
当然,在跟帖中也有敷衍对待的同学,一句话就结束跟帖,跟帖内容与文本无关。例如:“为楼上所有人点赞”“三楼我女神”之类的评价。这些同学聊着聊着就歪楼了,好好的“漂流评”就演变成了同学间的闲聊与调侃。如下图:
也许是因为一改往常同学互评,这次“漂流评”同学们评得开心,玩得更开心。有同学还要求我把近期所写的作文以“漂流”的方式给他们评阅。我内心窃喜,也欣然接受!
这种“漂流评”的方式学生很喜欢,但是我认为也有利弊。
好的方面自然是学生在跟帖中以读促写,以评促思。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也调动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得到一致好评的“楼主”,自然会激励其写出更好的文章,而对于被批评的“楼主”,为了下次作文告别“千夫所指”,自然也会思考如何将作文写好。这样的批阅方式还训练了跟帖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对文本的赏析能力。
这种方式还最大限度解放了教师,使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去思考教学。真是一举多得,各行其美,美美与共。
当然,“漂流评”的形式还有不足之处。第一次实践“漂流评”,我只挑选了24篇小练笔用于课堂漂流,也就是24人在建帖、跟帖时,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无事可干,那么下一次是否需要拿出全部同学的作品来漂流呢?是否所有学生的作品都适合拿出来漂流。这次漂流有几位同学的练笔被批得惨不忍睹,我尤其担心作者承受不了这样的打击。我不仅批评了跟帖的同学,还单独找练笔作者聊了聊,结果作者比我想象得坚强太多,这些00后令我刮目相看!
还需规范建帖、跟帖的内容与用语,有攻击性的文字、中文以外的文字不得出现,网络用语尽量少出现。
是否所有作文都可以漂流?这个问题也值得我们探讨。我认为教师批阅作文不可完全依赖“漂流评”,“漂流评”应在教师有写作指导的前提下施行,这可以给学生以具体的评阅方向。
在实施“漂流评”的课堂上,我看到我的孩子们各个绽放笑容,因为他们体会到了其中的快乐,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于是,我也“乐其乐”“美其美”!
(我今天把近期的作文发给学生了,也以“漂流评”的方式批阅,这次作文在这之前已进行了作文指导。等周一收上作文看评阅效果。若评阅的内容不错,我打算在学生中做一次有关“漂流评”的问卷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于“漂流评”看法。再下一步计划实施“阅读漂流评”,希望我可以坚持下去。)
各位同仁,你们认为“漂流评”是否可行?还有哪些问题。欢迎拍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