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呼啸山庄》是在初中的一次语文课堂上,那时年少的我对这类所谓的世界名著并不感冒,只是觉得译本晦涩难懂,索性弃而不读,后来在无数次的阅读中看到过这几个字眼,固执的自己依然选择避而不看,直到一次偶然机会相遇了同名电影,看完电影后,这才激起了我想要读读这本名著的欲望,幸而在书店买了这本书,那年我研一。
那时抱着读英文原著的心态,因此买了中英双译版,一来为了熟识原著内容,以对比电影情节,二来逼迫自己学英文,果然抱着学英文的功利心态读书必然会是看而不详悟,悟而不深思,所有曾经输进去脑袋里的情节,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在今天再次回忆早已消失殆尽。
寒假在家整理书籍时,再次触碰到这本书,竟惊奇发现这本曾经阅读过的名著于我而言是如此陌生,我放下了手头上的琐事,翻开书籍,从第一章开始细细品读起来……
老恩肖在一次远行后既给他的两个孩子带了他们翘首以盼的礼物,同样也带回来了一个,至少对于这个家庭中的其他成员而说,大家都不愿接纳的吉普赛男孩,并从此取名为希斯克利夫,这个一无所有,不被喜欢但却极度隐忍的小男孩,谁也不会想到,多年后,他将是两家山庄的致命敌人。
老恩肖的两个孩子,大儿子叫亨得利,小女儿叫凯瑟琳,他们的性格和脾气就如同他们的居所呼啸山庄的这个称呼一样——呼啸,暴烈,自私……而这同样也适用在希斯克利夫这个外来者身上,唯一的不同是,亨得利和凯瑟琳的“呼啸”表现在外,而希斯克利夫的“呼啸”则隐藏在心里,待老恩肖逝世,待凯瑟琳因俗世观念嫁作他人,待亨得利不断走在自取灭亡的路上后他才彻底爆发出了他内心的“呼啸”、野蛮、魔鬼的一面,不同的是他为自己所有的恶行套上了一件合法合理的外衣。
他憎恨凯瑟琳的哥哥亨得利,就因为曾经的寄人篱下,就因为曾经的不堪受辱,就因为曾经被禁止的爱情;他也恨凯瑟琳,恨凯瑟琳的门第观、金钱观而选择抛下他一个人在这片荒凉的俗世中踽踽独行,独自挣扎;他恨埃德加,仰仗着家族的荣耀轻而易举握住了他深爱的凯瑟琳的那颗虚荣的心,在他心里,埃德加只是一个有钱的懦夫和软蛋;他恨伊莎贝拉,就因为她身上流淌着的林顿家族的血脉,他把恨伪装成爱,吸引了天真的伊莎贝拉,得手后又狠狠地对天真善良的伊莎贝拉施虐……离家出走后的第三年,希斯克利夫俨然成为一个复仇者归来,他练好了筋骨,想好了计策准备对所有他恨之又恨的人们施展至暗的报复。
三年后的再现,除了报复,也不过是为了证明自己对凯瑟琳的那种深至扭曲的爱,也不过是为了向凯瑟琳证明她曾经愚蠢的门第观让她错过了挚爱,从而将他锻造成为一个彻底的魔鬼,而这个魔鬼身上所携带的怨气将覆盖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里的每一个人享受的新鲜空气,直至他们一个一个呼吸困难而死。
他做到了,凯瑟琳在与他一次又一次的争吵中重病卧床,从此一蹶不振,直到最后奄奄一息的那一刻,他们的一个深吻才将这多年错过的爱寻回,然而那又怎样?凯瑟琳用尽最后的力气吻了希斯克利夫却没有任何力气挽留自己的生命,相爱后的重逢不过换来的是阴阳两隔。凯瑟琳的离世成为希斯克利夫报复的高潮点,他像一只受到攻击的狼,不断朝着别人的安乐窝撞击,所以她取了伊莎贝拉后却不爱她,而是想尽办法侮辱她,折磨她,甚至为了更野心的想法——占有画眉田庄;他用他的表面善意让亨得利坠入更深的谷底,直至滑至死亡的深渊;他养着哈里顿却只是为了从愚昧亨得利的后代中获得苍白的乐趣;他后来强行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林顿接到身边也不过是为了自己那个更深远的报复……
最后,他成功了,从一个被贴上“野杂种”标签的吉普赛人,到成为一个拥有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绅士,从世俗的意义来说,他是成功的,成功得赢得了天下,只不过失去真爱和世间的柔情。
这些都还不够,他养林顿却不爱林顿,把自己的自私驾驭在林顿身上,最终让林顿成为了一个不仅懦弱而且机智自私的人;他爱凯瑟琳,却不会爱屋及乌爱她的孩子,反而把她的女儿作为攫取财产的工具;他不爱哈里顿,却不给这个可怜的孩子一个痛快,而是磨灭了他的聪慧,把他培养成一个猥琐、暴躁、恶俗、粗鲁的乡野人……
恨能毁一个人,却也能透析一个人,伤遍所有,回头过来,希斯克利夫才发现:这是个很糟糕的结局,不是吗?我穷凶极恶做了那么多,却得到这样荒唐的结局?我拿着撬杆和锄头要把这两个家都毁掉,我让自己磨练得能像赫拉克勒斯一样工作,等到一切都布置好,并且是在我掌握之中的时候,我却发现自己连掀起随便哪所房子的一片瓦的意志都已经消失,我往日的敌人并不曾把我打败;现如今正是我向他们的代表者报仇的时机:我可以做得到;没有哪个能阻拦得了我。可是这又有什么用呢?我不想再打人了:我连抬个手都嫌麻烦!这听起来仿佛是我劳碌了一辈子只是为了要显示我的宽宏大量一般。完全不是这回事儿:我已经失去了欣赏他们毁灭的能力了,我懒得去做无谓的破坏了。一个恨人至极致的人,最终会被怨恨本身放生,希斯克利夫才发现他渐渐在恨中找不到毁灭的力量了。
自此,他选择自我毁灭。他把自己关在房里几天不进食任何东西,常常盯着天边低垂的乌云发呆,看到凯瑟琳和哈里顿的暧昧他也提不起任何责骂的力气,反倒觉得习以为常,因为他觉得“哈里顿的容貌是我那不朽爱情的幻影;是我想要保持我权力的那些疯狂努力,我的堕落,我的骄傲,我的幸福,以及我的痛苦的幻影——”是的,怎么不是呢?曾经的他不就是现在的哈里顿吗,因为没有文化,因为粗鲁,因为野蛮被心爱的人鄙视,嘲笑,他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听着心爱的人说出那些让人痛彻心扉的话,然后默默不告而别;现在的哈里顿同样因为没文化、野蛮、粗鲁,甚至找不到改变的方法而被心爱的人嘲讽,现在看到小凯瑟琳与哈里顿结好,不正是当年的他和凯瑟琳的结合吗,他为什么要破坏呢?这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深爱着凯瑟琳,所以一低头看这间屋子里的地板,就看见凯瑟琳的面容出现在石板中间!在每一朵云里,在每一颗树上——夜晚的时候充满在空中,白天则在任何一件东西上都看得见。看到了哈里顿和凯瑟琳的爱从而再次唤起了他的爱,原来自己到头来还是被爱困住了。
他无法原谅自己,只有放逐和毁灭才能换来内心的平静,才能换来地下凯瑟琳的原谅和怜惜。他在一个夜雨呼啸中死去,死时怒目圆睁,锐利且凶猛;张开嘴巴,冷酷且狰狞,原来内心丑陋的人,到死也会用他丑陋的一面去慰问生者,我想死去的希斯克利夫是不甘的,不甘自己这么多年的穷凶极恶最后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宽宏大量,应该还带着极其深沉的悔恨,悔恨错爱一生,错恨一一世。
看完这本书后,内心是沉重的,很佩服作者对人物情感和内心世界的驾驭,每一时,每一处都刻画得生动攒人,译者对文字的恰到好处的翻译让阅读者能够丝丝入扣的进入到时而静得吓人,时而动得激荡的情节,仿佛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恨着所有人,而所有读者正在恨着希斯克利夫,这个角色的刻画是鲜活的,是恐惧的,所以他的一生才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却又理所当然,因为恨成就了他,只不过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也被扎根心底的恨所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