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朋友想买一辆二手车,就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动态:
“想入手一辆xxx,有车的老板联系一下”。
不到两分钟,他就收到了N多个车商的私信,纷纷给他介绍车子。
可是,最后在询问价格时,他感觉车商有敷衍自己的倾向,硬是不肯告诉他一个具体的价格,只是说8.xx,或者八大、八小之类的,具体多大或多小也没说,让他过去面谈。
这给他的第一感觉是:这一定是车商的套路,只是为了把自己骗到店里,想到这里,他默默地,内心里将他们的长辈逐一问候了个遍。
他问我:如何才能让车商抛出心里的底价呢?——好有个底,不想整天瞎跑。
我说,他能马上给你的,永远不是最低价格。
你让他报底价,他既不敢报太高,也不敢报太低,报高了你不会去,低了自己又没钱赚。
他问,那为何不报一个中肯的价格?
我说,一旦给你报一个具体价格,你对价格就没有了想象的空间,也许你就不会去看车了,而事实上,底价是可以改变的,你不去,他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
就好比如,你想买一样东西,但它没有固定的参考价格,于是你问商家:卖多少钱?
商家的理想利润是10元,如果不行,5元也是可以的,但是,他又不能直接给你最低价,他要试着先赚你10元,看你能不能接受,如果不行,再往下调整。
总之,若不是万般无奈,谁愿意自降身价?
所以,聪明的车商多会给你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把你吸引过去,然后摸清楚你的底线,再调整他的底价。
理论上,这样成交的概率更大。
如此看来,这也可以说是车商的一个销售技巧,和一贯坚持的原则。
如果你是车商,你会怎么报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