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第一步部《小羊圈》打卡读完。从阅读本身来讲,这次闭门不出,给了阅读足够的环境和时间。但阅读本身,相当痛苦、相当幸福。
100多年的北平,从小羊圈,出发,在国破山河之际,各色人等的想法、做法以及冲突,都应景般的,画面般的还原给读者,又有丁聪先生配的各种画图为辅,逼真而贴切的还原给读者人物画面般的写作。这些画图,无论是人物的神态、还是动作、还是面部特征、服饰都和小说里的叙述完美统一和和谐。这种艺术上的高度契合,大家的作品,着实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小说源于生活,而生活是什么?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对金钱的获取?对生活的想法?对欲望的探索?对人性的怀疑?
这些都在第一步《小羊圈》中,圆圆满满的表达清楚,圆圆满满的介绍清楚,圆圆满满爱恨情仇的记录下。这各色人等的一切,即代表那时的生活和社会,那时是世事和现实。
在读到钱老先生在牢狱之中,在身体受到残忍的迫害时,那一点一滴的描写,如同攥在手里的魂魄,也随之被那个年代,日本帝国国主义的暴行而呐喊、痛苦和咆哮。就像平时里,看一些血腥的电影场面、电视剧场面一样,日本人的罪行,在中国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无法原谅。
这笔账,老舍先生用写作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我们这一代人,几乎如果不看书,不看资料是感受不到的。文化的力量,好书的流传是为了不忘历史,不忘前人。阅读经典文学时,最大的好处,就是知道自己的无知或者说自己对自己民族还真的了解不够,读书可以唤起我们了解历史的翅膀,也能从100多年前的世事和现实中,进行思考和总结。而这思考和总结的过程,和经典文学一样,是沉重的,是难过的。但像钱先生那种誓死不当亡国奴的节气,又是对个人尊严正气的一种身心氧化,说氧化是因为,读书可以明理,更可以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做个什么样的人。
人生儿平凡,但这平凡中,有的人是一束光,而这光从哪里来。是从精神、从对家、对亲人的爱,对民族的爱中来感悟。这爱,在读此书中,已经变成看得见、摸的着的意象。这就经典文学能带给我们的,这种精神,就是中国精神,中国气概。
读书到底是为了什么?原先觉得是不断充实自己,不断丰富自己的思想。其实最重要的是了解生活,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这是每个读书人终身在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本书很难啃,但不拖长。难啃是因为,阅读原文,是枯燥的,这枯燥是因为文字有时候真的不是件好东西,不像影像资料,可以一扫而过,文字必须逐字逐句去揣摩,方可一直读下去。
阅读的痛苦,我能说一说。但这种痛苦,会随着阅读的进行,突然把自己变的刚强,变的仇恨,变的泪水,也能变的幸福。这种体验,也许只有我们人类才会感应的到,阅读最大的获益者,是每个读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北平城100年生活往事,早已成为历史。但书籍,就这奇怪,总有人会拿起来,放下,再拿起来,再放下。在拿起来的时候,是在从读中,了解历史,以及更正自己的认知。当放下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放下。而是在思考,我们当代人的生活状态,这种思考很无趣,但有的思考却转向了更加复杂的心理状态,也许这是写作的一个重要源泉吧。
写作的问题,来自于思想的碰撞。来自于对自我和现实的反思。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无聊的事情。但还有一些人,愿意从不同角度,拿起各种书,去阅读,去回味痛快和幸福,去思考当下,去写些无趣而无聊的文字。这些文字和金钱没有关系,和利益更没有关系。但它关乎心灵,关乎人最重要的魂魄:心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