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静坐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百度上搜一下静坐的相关信息也是十分详细。
那么你对于静坐是怎么理解的?是单纯的安静坐着、是像僧人打坐那般、还是认为这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
或者以上都不是,又或者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静坐。
工作和生活压力让我们变得焦虑、急躁,做任何事情都想马上出个结果可往往事与愿违,时间久了我们也就没什么幸福感可言,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实需要静静。
关于静坐的问题,杨定一、杨元宁父女俩在《静坐》一书中有详细介绍,尤其杨定一博士参悟近千年养生智慧,整合物理、生物、神经生理学等近现代科学与医学研究成果,通过40年亲身实践,向我们揭示静坐的秘密,相信我们读完定会有所收获。
本书采用问答的方式,通过女儿杨元宁汇集父亲多年来静坐方面的问答,也整理了自己10岁到24岁向父亲提出的各种问题,只为解大众之所惑。
《静坐》更多的是让我们明白要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才能生活的更好,是我们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悟。
我们不需要拘泥于静坐的方式,要清楚静坐的终极目的。
1、回归静坐的本质
我们每个人都有追寻快乐的权利,可是欲望让我们迷失自己,我们开始变得患得患失。这时我们就要学会放下,唯有看开了才会活得自在,否则其它都是浮云,哪怕你有模有样的安静坐着也无济于事。
静坐就是要调整好心态直面自己的问题,打不倒我们的终将使我们坚强,静坐会让我们更加明白人生的意义。
从这个角度看,静坐类似于反思或复盘。我们根据自己的经历去总结经验,或好的或坏的,关键是要有所收获。这样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们可以快速成长,而不是混混度日。
讲到这里就不得不说曾国藩了,他早年跟着父亲考秀才六次不中,备受打击的他把自己关进屋子里反思,其实也就是静坐。
他开始分析自己屡试不中的原因,并拿来别人的优秀文章和自己的对比,同时找出自己的问题所在,这样在之后的学习中他便能做到有的放矢。
就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后来的考试中他像突然开了窍一样逆袭成学霸。
现实并没有那么多的偶然,更多的是我们背后的努力改变。
我们需要偶尔给自己安排个静坐,好好的反省自身,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总结不断进步,成为更好的自己,这也是作者在书中不断提到的静坐的本质。
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了静坐的其它作用。
2、静坐带来的附加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导致出现抑郁和焦虑的人逐渐增多,时间久了便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后果就是身体和心理不堪重负。
书中提到静坐可以改善这种状况。
作者提出静坐能够降低新陈代谢,使我们的器官及生理系统处在最佳状态,这种状态下的生理器官和系统对压力的反应会更好。
所以抑郁症或焦虑患者,可以选择一个让自己快乐、放松的静坐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将静坐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相反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压力之下,那么他的生理系统活力一定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退。其实人体长期承受压力,正是提前老化的原因。大家仔细观察身边的年轻人,是不是早早地就长出白发,一副大腹便便的中年油腻样子。
静坐有利于身体健康,可以缓解人们的不良情绪,使人们回归平静和安宁。
哪怕我们觉得自己没有抑郁、焦虑的症状,也可以让自己适当放松来个静坐。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必纠结于静坐所带来的这些附加作用,我们要明白自己的终极目标,就像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取得真经那般,我们最终目的是要看清自己的人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记住沿途的一切都是风景。
3、正确看待静坐
现在大家是不是觉得静坐很厉害,可以反思自己实现逆袭、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可以让心理更健康,实在是一举三得啊!
于是,我们抱着美好的愿望,很有仪式感的照着作者教我们的方法开始静坐。当然了作者在书中的确提到了配合静坐的多种方法,包括呼吸、手指动作、坐姿,并配了插图方便我们操作。
这样一番折腾下来有些人便有疑问了:静坐并没有书中所讲的那么神奇啊?没觉得身体和心理有变化啊?
呵呵!我们要明白静坐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并非一日两日就能实现,这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
除此之外作者也提出静坐时自己觉得舒服就好,静坐不一定就要坐着,躺着也未尝不可,再者说放点音乐也是可以的,只要你开心就好。
另外,生活中有些强迫症患者可能会纠结于作者提到的静坐技巧,一定要呼吸达到节奏,双手摆放好才能开始静坐。大可不必这样,作者在书中也提到过不必太在意这些技巧,我们不要本末倒置。
就像是你要运动,一根跳绳就能解决问题,那些没时间去健身房、要买运动装备都是借口。
外在形式并没有那么重要,我们要清楚自己的目的。
我们要以平常心看待静坐,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节奏来就好。
写在最后:
我们不要因为静坐而去静坐,往往过度重视静坐带来的变化反而会让我们忽略静坐的本质。
静坐是一种引导方式,让我们放下俗世纷扰以更好的状态去迎接生活。
大家要明白静坐所带来的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它且不拘泥于外在形式。
我们要不断坚持静坐并养成习惯,相信终究有一天会惊艳四座的。
静坐纯粹是一趟自我探索的个人旅程,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