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洋县首例遗体(角膜)捐献者王兴利同志
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但也伴随着秋风扫落叶,将秋之红叶无情地从生命的树干枝条上刮落。在这秋雨绵绵、秋风萧瑟的日子里,王兴利同志走完了人生历程,像一片秋叶随风而下。
9月23日下午6点,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得到王兴利同志不幸去世的消息,在第一时间即和陕西省红十字眼库的同志一起驱车前往汉中市洋县。一路的风雨交加为原本复杂的西汉高速公路增加了驾驶困难,在将近4个小时的路程上,遗体捐献中心的徐自力主任陷入深深的回忆之中,前些日子为王兴利同志办理捐献手续的情景历历在目:
9月9日,在洋县红十字会同志的陪同下,我们见到了身患重病、身形消瘦的王兴利同志。他告诉我们,他是从电视上看到了遗体捐献对医学教育的重要性,他说自己身体不好,患上了严重的肺病,非常的痛苦,他希望身后把遗体捐献给国家的医学教育和科学研究,使跟他患有一样病的病人不再痛苦。同时将眼角膜捐献给有需要的眼病患者。当王兴利得知他是洋县首例遗体(角膜)捐献志愿者时,他的脸上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并连连说道,我要为洋县人争光。
23日晚10点多,徐自力主任一行赶到了洋县,和早已等待多时的洋县红十字会闫平会长及其工作人员汇合,一起来到王兴利同志家中。
在完善了遗体(角膜)捐献手续后,简单而庄重的祭奠告别仪式在现场所有人深深的三鞠躬中开始。徐自力主任说:“王兴利同志是洋县首例遗体(角膜)捐献者,他这种崇高的思想境界值得全社会赞扬和学习。王兴利同志即将开始新的工作,成为一名光荣的大体老师,为医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最后一份力量。”
在返回西安的路上,秋雨一直在下,仿佛对58岁的王兴利同志的不幸去世表达惋惜之情。
24日凌晨2点,王兴利同志的遗体被接运到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在神圣的医学课堂上,他将用自己的七尺之躯教育一个个莘莘学子。他的角膜成功保存在陕西省红十字眼库,将为两位盲人带来光明。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叶使人感到生命的短暂,但秋叶使人看到新叶诞生的希望。王兴利同志就像一片秋叶,延续和超越生命,形成永恒的美丽。
作者:徐自力 陕西省红十字遗体捐献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