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1677 字 3 图
预计阅读时间:6 分钟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生育我们,养育我们,培养我们是一件非常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我们要孝顺父母。古人将孝看得很重,视为“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德之本也”,并引申为一种为人处世的之道,即所谓的孝道。
现在如何对待孝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人们想起孝,都会觉得很重要,但是如何尽孝,却成为一种普通的社会问题。以赡养父母为例,以前要是子女不赡养父母是要被治重罪的;然而现在,子女不孝敬父母,首先是归于道德问题,受到道德谴责;如果闹出人命来了,或是被曝光了引起社会舆论的关注了,当政者才会用法律的武器来正视听。
造成这样局面,有一个重大的时代变迁就是社会流动性变强了。出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往往要背井离乡去异乡打拼,这种是会被现代社会所理解的;当自己能站住脚了就想把父母妻子孩子一起接过来住,但往往此时,父母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去异乡生活不习惯,语言不通,不大愿意跟过来,于是就成为空巢老人。此时,子女不大可能会放弃已经拥有的东西,重新回到老家陪父母,这也是会被理解了。
这种现象已成为普通现象,那么这种理解也就成为普遍社会心理,一切“理解”就会被视为“正常和时代化”。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在现代社会,成年人如何尽孝。我觉得还是要回归古时所提倡的广泛意义上的“孝”,并不只是局限于子女孝敬父母,更是涉及自己品德行为、自己儿女的教导。
做好孝顺要做好下面六方面
1、尊重父母的意见,必要时要婉言进劝。
在父母的眼里,我们都是孩子,年龄的成长,但是关系是一直不变的。父母接受的5060年的教育方式,我们是8090后的人在学历和思维上是不一样的,所处的大环境都是不一样,以前没有改革开放,没有打工这个概念,都是集体出工还有在家里干农活,钱来的慢也很辛苦。
现在互联网的兴起,电商的流行,近几年,微商,直播,抖商,短视频的火爆,都让父母不能理解,不能接受。父母用自己的眼光去提意见是很难避免的。我们要尊重父母的意见,给出正确的价值观,比如说我们都要过的幸福,你们才会开心不是吗?你们年纪大了,我会努力工作的,你们放心好了,这些宽慰的话一定要说。
2、注意父母身体健康和心理上的需要,使其生活愉快。
关心父母的身体,定期带父母去做体检,也要在语言上和实际行为上给父母关爱。记得常给父母电话,告诉他们,你过的还不错,让他们不用担心,让他们开开心心,该怎么吃怎么吃,怎么喝怎么喝。
3、常回家看看父母。
现在是打工潮,在家工作的还是少数,但是我们有时间要常回家看看,那怕是2,3天,让父母看到我们的样子。
4、努力工作,做好自己的事业,以安慰父母,让父母感到骄傲。
不管你是做什么事情,无论是工作还是创业,都要尽心尽力,爱岗敬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自己强大起来,用行动告诉自己,也告诉父母你是努力的人,安慰父母劳累的心。
5、保持家庭间的和谐关系,多和兄弟姐妹联系,不让父母操心。
兄弟姐妹都是父母身上掉下的骨肉,跟我们流相同的血液。小时候无忧无虑的,长大了各自成家,父母还是很希望能彼此帮助,没有什么争吵和纷争。如果兄弟姐妹没有互相帮助父母会很难过的,会让父母增加很多操心的事情,所以多和兄弟姐妹联系,互相支持。
6.爱惜自己的爱人,悉心教导子女,让父母看到你们幸福。
为了幸福,接纳,理解,包容,爱对方,都是我们要做的。父母看到我们的幸福就会开心,能让父母少点烦恼这个也是我们的孝顺。有条件的尽量把孩子带在自己的身边,少让父母操心孙子孙女的事情,因为他们对我们的责任已经到位了,孩子的教育要自己来。现在的时代,一个是文化水平的限制,更多的是思维的限制,孩子不能及时接受到我们的教育,不利于人际交流。
尤其是在农村,孩子间的吵吵闹闹会比较严重。爷爷奶奶会买很多的东西给孩子,还都比较讲排场,孩子看到什么玩具好,父母就给他们买了,因为对我们的亏欠吗?
农村,面子显得格外的重要,我们可以理解这样的行为,但我觉得不要在别人的嘴巴里面活着。让自己活得好好的,舒适快乐,别人会羡慕,你生气着急,别人也不会管你好坏,我们学会爱爱人,爱孩子,爱父母,孝敬父母是我们唯一能做好的。
期待你和我们一起成长,一起改变,一起走向人生的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