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在《你想成为怎样的作者》一文中谈到写作机器的事,估计有人觉得我说话不好听。在此申明“写作机器”是中性词,也许还有高产作者喜欢这个称谓,因为机器代表先进生产力,“写作机器”意味着创作的流水线化和标准化,更意味着写作效率的极大提高,一并带来阅读成本的极大下降。况且某些知名作者不是一个人,而是一整个团队,大家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作品如工厂下线的汽车般源源不断,因此“写作机器”这个形容就更贴切了。
当然不是说那些速成高产的作品一定质量不好,或者都是同样的套路反复写很多遍,像郑渊洁、斯蒂芬·金就是令人羡慕的正面例子。斯蒂芬·金还写过《肖申克的救赎》这种严肃作品,他的恐怖小说也不是为了恐怖而恐怖,都包含着作者的寓意和思考。不过我看到的网络高产作家可并非如此,他们发现自己有写作才能就一刻不停地写,但大都是重复的东西——也许是突然转职写作的原因,之前的人生体验留给他们很多值得一写的经历,在把这些写完之前大概觉得没有充电的必要。他们甚至没发觉自己写的这些体验和感受早已开始重复,而且在整个文学史上早就被无数前人写烂了——这就是缺少阅读带来的桎梏,当然也可能是有意为之。
说到写作机器,大家难免想到当前流行的AI创作。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在围棋和各种策略游戏上完虐人类,在写作上是否也会如此?很多人类的工作是否会被AI抢走?不用担心,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但重复性的工作岗位会被AI取代,部分创造性的工作照样逃不脱被超越的命运——AI都已经开始写新闻稿,能作诗了,离小说创作还远吗?如果说新闻宣传写作还属于机械性的劳动,句式用语规范和思想主题都是固定的那一套的话,写诗可是实打实需要深度学习的技能,而且不告诉你的话也很难区分人类和AI的作品——在这两方面,AI确实已经达到图灵测试的标准了。
小说创作又不一样,毕竟涉及的语言量太大,而且需要考虑的因素又多——情节安排、背景设定、人物性格、叙述结构、思想表达、语言风格,乃至最基本的角色和场景名称……随便哪样都够作者喝一壶的,何况还得把这些因素全部糅合起来。AI深度学习的成果可以模仿金庸的作品写武侠小说,不过语言明显混乱,故事不成逻辑,离真正的创作还差得远。但以AI的进化速度,达到人类的水准估计也就这十年的事。
我倒不觉得这是什么威胁。《1984》里很早就描述过这种必然的前景——由机器批量生产爽文,以满足人民对麻醉作品日益增长的需求。那时的网络小说将无穷无尽,而且瞬间生产不需日更,文笔和质量也肯定强过现在的主流水平;各大网站平台将不再需要人类作者,全部用AI代替,如此一来创作和阅读成本也会进一步降低——怎么样,是不是个很美好的未来?
作者们要想不被取代该怎么办呢?这也简单,就是探索和创新。围棋再怎么深奥终究也是固定规则的游戏,就算棋局的可能性比宇宙里的星星还多,但总归是有数的,凭AI的智能绝对学得过来。小说可不一样,文字表达的可能性无穷无尽。就算AI掌握了一定的语法规则,而且对人类的关系和感情具有某种程度的理解,要完全达到人类的创造力也还是太遥远了。毕竟小说不是游戏,而是创造性的艺术,写作也没有简单的输赢目标,只有作品带给人们的感受才有意义。
文学界的一种观点是,传统的小说创作已在19世纪达到顶峰,人类已经写尽一切可以写的故事,剩下的就是换皮和重复。小说的文学性要获得突破,就只有在文字表达和叙述结构上下功夫,因此20世纪出现了一大批另类作家:普鲁斯特、卡夫卡、乔伊斯、马尔克斯……乃至卡尔维诺和杜拉斯。王小波深受20世纪新潮流的影响,认为新生代的小说比起先辈们那些伟大的作品毫不逊色,反而更像精巧打磨的艺术品。这些创新让小说创作永不过时,永远焕发着艺术的光芒。
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小说家的存在意义——探寻文字表达的边界,力图为小说的发展开拓新的道路。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不认为小说家这份工作会被AI取代,反而会一直成为AI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可如果我们放弃了探索和进步,那么被AI取代失去饭碗就是早晚的事。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大家也许该有点紧迫感——哪怕你是日更万字的爆款作家,那十年二十年之后呢?只要你的风格套路被AI学了去,你确定写得过机器吗?
不过在一切套路和形式的背后,只有艺术的灵魂是机器无法模仿的。哪怕学习能力被秒成渣,创造力也是人类独有的优势,否则就不是我们创造AI,而是AI创造我们了。我们该做的就是忘掉流水线上的产品,用文字去开创新的可能,那么也许终有一天,你的灵魂也会在艺术的殿堂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