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和朋友聊天,她说最近参加一个项目有点焦虑,聊完了以后,朋友又说“啥焦虑也没缓解,白聊了”,哈哈哈哈哈…
最近重新看《认知觉醒》,刚好回答了焦虑时怎么办的问题,答案就是问自己三个问题可以化解。
讲三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人会焦虑,焦虑来源于事件很模糊,自己感觉有一些紧张,但是为了什么而紧张,并没有明确认知。这样就导致这个事件边界在扩大,无形中放大了困难,产生恐惧和焦虑。
所以当出现恐惧焦虑时,怎样把模糊不清的焦虑事件理清呢?我们要看清并拆解,不给它变模糊进入潜意识的机会,如果它已经进入潜意识了,就想办法把它挖出来,所以当感觉到心里有说不清道不明难受的感觉时,就赶紧坐下来问自己几个问题。
①第一个问题:向外看,到底是什么让自己焦躁不安?是上台演讲,会见某人,还是上台组织活动?
②第二个问题:向内看,是能力不足,准备不够,还是害怕发生什么突发状况?
③第三个问题: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如果搞砸了最坏的结果又是什么?想清楚最坏的结果,你会发现原来模糊不清的问题会变成主动掌控形势,至少不会被情绪无端恐吓。
所以当焦虑的时候,不去细想反而会越来越焦虑,而当你正视它的时候,你会发现它气焰不再嚣张,焦虑其实没什么可怕。
第一次演讲我也焦虑紧张,环境不熟、人员不熟,能发力的方向就是备稿,做好突发准备万一现场忘词了也能顺下来,同时,做好心理准备“就算演讲失败了,也不过是第一次,大不了再来个第二次”。
以上三个问题帮助我们把模糊的问题想具体了,有了努力的抓手,焦虑感自然就下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