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大一刚进入团委不久,某天上午被叫到书记办公室,说昨天开了个什么全会(忘了具体叫啥),你今晚去看看相关资料,明天写份感想和如何在学校落地实践的方案给我,刚进入大学不到三个月的我看着书记一脸懵逼。
场景二:不想自己的大学每天都浑浑噩噩,于是每天都给自己制定了满满当当的计划:晨跑,健身房,实习,阅读,美食,写东西……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一股脑往自己的日程表里塞。结果就是不到半个月就把自己给累趴了。痛定思痛,决定系统学习时间管理,让自己的时间能够得到合理的安排。
01 .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主题阅读?
生活中总是有无数这样的场景,突然发现自己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或需要系统学习一个全新的技能。一般这种时候会有两种选择:参与行内培训,或者进行主题阅读。
大多数时候,我都会选择主题阅读,而非行内培训。因为行内培训太过需要天时地利,不仅需要你知道有个好的老师,恰好在这段时间在你所在的城市或周遭开课,还需要你的时间刚好契合而且还要能支付得起培训的费用。相对而言,主题阅读的优点就被显现出来了,成本低,效率高,随时随地还特别全面。
02 . 什么是主题阅读?
在运用一个方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方法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景。
根据《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定义,主题阅读也叫做“比较阅读”。主题阅读不仅要求同一个主题的知识输入量广(书单超过20本),更要求钻研的知识学域深——求同存异,通过放慢思维活动的过程,架构出没有一本书提及过的知识盲点,填补主题知识学域的空缺。
03 . 怎么有效率的进行主题阅读?
主题阅读的六步骤:
设计书单——简化书单——挑出符合条件的章节——构建统一的关键词——根据问题找答案——合并答案并归类。
1. 如何制作书单?
书单一般是从四个渠道获得。
大神书单:各个领域都有特别出彩的人,可以从他们的个人平台上寻找相关的书单,如:知识管理领域的萧秋水,职场技能领域的秋叶,个人品牌的潘泠竹等。
豆瓣读书:豆瓣读书是目前阅读论坛中比较大型的了,基本过评分过7.7的都可以找来看看,当然也不是绝对。
电子书论坛:很多网友会在各电子书论坛(如:读远)里面发布系列的主题书单,但要注意自己再筛选一下。
图书馆借阅:最大优点是图书馆管理员已经把同类书给你放一起了。
2. 最有效率的主题阅读方式
主题阅读时往往是采用速读法,快手找出相关的章节后再进入下一步。
阅读往往是分三轮进行,可以称之为一搭二添三删减。
第一轮阅读主要是在自己脑海中搭建出关于这一领域的框架,让自己对新的领域有个宏观的认识以及大概的印象。框架的搭建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借助该领域入门书的目录辅助搭建;二是自己搭建阅读框架,可以参考几种经典模型:5W2H,黄金圈模型,鱼骨图模型。
第二轮阅读是添。根据第一轮搭建的框架进行第二遍阅读,找出关键章节,罗列所有人的观点。这一步有助于了解各种不同的声音,对比研究出不同的点,能够完善自己对于这一块的认识。
第三轮阅读是删减。整理框架中的所有答案,按自己所需以及实际,进行筛选和甄别,并标注出每种方法理论的适用范围。
3. 主题阅读的笔记应该如何制作?
在主题阅读时,常用的笔记方法有两种:结构法以及概念法。
结构法:实际上就是画线索图构建整体框架,例如我们最常见的思维导图。个人常用于主题阅读的第一轮。要格外注意一点:线索图并不是内容摘抄!线索图并不是内容摘抄!线索图并不是内容摘抄!
概念法:也成为自己的观点集,是主题阅读时最常用的方法。因为在主题阅读时,常常会看到大量的相似概念,在对这些概念进行深入理解后,用自己的话将这些概念讲述出来,并加以汇总,即为概念笔记。个人习惯用于主题阅读的二三轮。
两个方法并不是相互独立开来的,完全可以配套使用。用结构搭建框架,用概念填补内容,这样出来的笔记就是专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域理解。
4. 如何巩固主题阅读成果?
早已被说烂的学习金字塔原理,当将自己输入的成果进行加工,结合自己的理解,才能让目前所接触到的信息内化为属于自己的知识。所以在主题阅读结束后,输出一份主题报告,能够让整个主题阅读的效果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