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参加丫丫老师的亲子班课程,收获很多。其中一句话令人记忆犹新、体会深刻,那就是——
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似乎让我顿悟到,孩子教育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没有比用这句话来表述更贴切的了。
曾经,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也对他进行过严厉的惩罚,一心想让他长长记性,让他尝尝不良行为的代价。结果却是,孩子边抽泣边写字,然后塞给我一张纸条:“我再也不想见到老爸了,我恨老爸一辈子。”有些字已经被泪水晕染模糊成一片,却字字如针刺痛在我心里。
我并没有因为惩罚他感到一丝轻松,心情反而愈发沉重。孩子也许一时因为惧怕不敢再犯,但我所谓“都是为了他好”的“良苦”用心却并没有得到他的认同。他“收获”的只有痛苦,伤心和憎恨,没有后悔,内疚和爱。
我当时想,这是我所想要的效果吗?除了发泄我的怒气之外,根本没有起到所谓的教育作用。即使是有一些“立竿见影”、饮鸩止渴式的“教育”效果,却是建立在父子对立、甚至反目成仇的基础上,建立在完全负面的感觉(不仅仅是被教育一方)的基础上,这样的教育“于我何加焉”?
简尼尔森说,“我们究竟从哪里得到这样一个荒诞的观念,愿意让孩子做得好,就得先让他感觉更糟。”
只要建立在感觉好的基础上的教育,才有意义;只有建立在感觉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教育的目的。
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如果感觉不好,一定做不好。
怎样的感觉是不好的感觉,或者是负面的感觉?我想,至少应该包括愤怒,害怕,恐惧,勉强,抗拒。教育的时候,孩子体验的是负面感觉,一定是口服心不服,容易再犯。
怎样的感觉是好的感觉,或者是正面的感觉?我想,至少应该包括认同,平静,接受,感动,喜悦。教育的时候,孩子体验的是正面感觉,一定会反思自省,主动改正。
如何才能做到感觉好,并且达到孩子做得好的目标?
我想,至少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心态上接纳孩子。
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放下身段,放下脾气,怀有一颗平常心。实际上我们应该认识到,谁从小到大没有犯过很多过错,谁没有被老师、被邻居家长投诉过?有人说过孩子的问题本质是家长的问题,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出现错误,这是常态。不能孩子一犯过失,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除非他不是你亲生。
为什么很多人看到别人家打孩子,就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可怜,这家大人怎么这么残忍。但轮到自己时却不能够冷静,事后又会后悔。是否也应想一想,别人家的孩子尚且生怜悯之情,自己的孩子又为何不去保持平常之心?
要想孩子感觉好,首先要自己感觉好。
第二,理解孩子的感受。
保持同理心,使其愿意反思自省,共同探讨解决办法。不理解孩子的感受就无法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无法与其产生共鸣。当然接受并非宽恕或者放任,我虽然不赞同你的行为,但理解你的感受。感受可以得到接受,但行为却需要得到限制。如果接受了就不会勉强,就会心甘情愿去做。
有一次,孩子看书时大声呵斥奶奶,奶奶很不高兴。我把孩子拉到房间准备吼他几句让他向奶奶道歉,路途几秒钟,我立刻冷静下来,对他说,“我知道奶奶影响到你看书,所以你不高兴才大声奶奶说话对吗?”他点了点头。我接着对他说,“如果我现在把你叫到房间里,对你大吼你会高兴吗?”他摇了摇头。我说,“现在奶奶也不高兴,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呢?”他马上走出房间,走到奶奶的面前,对奶奶说,“奶奶,对不起,我刚才对你不礼貌,希望你能原谅我。”奶奶也立刻夸他懂事。我看得出,孩子是发自内心的道歉,没有任何的勉强。
想起以前他和孩子冲突时,我们常常让他向别人说对不起。他却总是不愿意,在父母强迫下,说了对不起也常常是应付式的,因为他心里并没有认同。也许这时候的对不起仅仅是家长为了自己的面子。孩子并没有好的感觉,甚至让别的孩子家长认为孩子道歉不够真诚,没有教养。
第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
具体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多一些正面的鼓励和肯定,少一些指责和惩罚。
亲子课堂上,孩子在课堂上一只手偷偷抓着冰块儿,掰也不掰开,导致椅子湿漉漉的。为不影响上课秩序,下课后,我才对他说,“我发现了一个现象,你虽然在第一节课时将头后仰靠在桌子上,但经过爸爸提醒,你第二节课没有发生一次这样的现象是吗?”他听了嗯嗯直点头,我接着说,“看到你即时纠正,爸爸非常高兴。另外,为了上课不给你们小组扣分,你不把冰块带到教室去了,行吗?”他不肯,说“我带进去,保证不玩。”于是,他把冰块藏在桌子下,后面的课堂上,我再也没有看到他把冰块拿在手上。
也许会有人说,是不是对孩子太娇惯或纵容?家长利用自己的权威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不仅不能治本,而且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在一些非原则性或非危急的事情上,多一些耐心,让孩子有更好的感觉和内心体验,孩子自然容易心悦诚服的接受家长的建议,达到家长和孩子双赢的结果。
感觉是过程,做是结果。既要好的结果,更要好的过程。虽然在摸索亲子教育的路上尚在踽踽而行,但我也逐渐意识到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亲子教育这个金字塔的基底,如果让孩子没有好的感觉,好的内心体验,何谈亲子融洽。
从接纳到理解,再到激发。一步一步走向孩子内心世界,捕捉美好瞬间,创造美妙感觉,共建美好关系,赢得美丽人生!
请记住: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只要感觉好,定能做得好。
亲子教育如此,其它亦然。
此刻感觉,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