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年纪越大,似乎快乐的及格线就越来越高。
小时候给个糖吃,就快乐,哪怕半个小时之前刚刚被揍哭过。上学后玩伴重要,放学后的一场雨就可以快乐一整个黄昏,并作为第二天的谈资。后来,快乐渐渐给成绩让位,努力后偶尔成绩有突破,又能快乐上一两天。再后,考试越发频繁,快乐渐渐和“考试结束”挂钩,中考、高考一结束,能快乐个把星期。
之后大学、恋爱、工作、结婚,还是会有一些快乐的瞬间,但快乐的持续时间似乎越来越短,又或者为快乐所需的努力越来越多一些。而每当回味为了这不易的快乐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时,快乐似乎又变得不那么纯粹。
再后,似麻木,偶尔瞬间,会自问,好像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很开心的笑过,很纯粹的开心过了。
真是矛盾啊!
学习知识、认真考试、锻炼技能、结交好友、努力工作,所有过往的努力,不是为了物质能更加优越,精神更加丰富一些,生活更加快乐一些吗?可是,为什么快乐越来越难了?
毫无疑问,过往的努力并没有白费,我们越来越有力量。肌肉的力量可以承担重物,知识的力量可以解决问题,认知的力量可以思考人生。但,重物可能越来越少,问题却并不见少。
工作多年,在一个城市定居买房,是大事;结婚生孩子了需要双亲照顾,共同生活是大事;孩子读书上学,是大事;所谓大事,并不是大问题,但深陷其中才猛然发现,似乎力量越大,及格线越高,事情越大。渐渐的,换个工作也成了大事;家人偶尔的生病成了大事,孩子青春期成了大事。终于在某些时候,偷偷承认无能为力,月夜独酌。
于是,突然怀念记忆中的某个瞬间,怀念那个时候的微微力量,微微事情,微微问题,以及一跃而起即可触碰的快乐及格线。
怀念很快乐,一晌贪欢。
可是,终究还要酒醒,还要工作,还要生活。
现代人从出生的一刻,已经签订了契约,放弃意义,选择力量。——《未来简史》如是说。
也许运气还不错,努力带来的力量总还能解决一些问题吧。但其实努力着,也逐渐清醒,世界纷乱,总有力量解决不了的问题,总有自己照顾不到的那一面,总有需要放弃一些东西。逐渐清醒,其实世界并非交易,努力并不意味着等价的力量和成功。逐渐清醒,活着,即伟大。
似乎一个瞬间,内心平静,心神坦然。
《阿甘正传》:“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好莱坞塑造的阿甘还是逃不掉鸡汤英雄的色彩,开出来的都是巧克力。不如中国人实在:“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语人无二三。”不幸之人常常自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追加:无非有的厚一些,有的薄一些。
如果所谓的快乐,是那被“八九不如意”包围着的“如意一二”,我宁愿放弃那快乐,而以平静之心,包容这所有的如意或不如意。
接受经济的衰落和收入的降低,接受身体的疾病,接受公交、步行,接受撰文无点赞,接受父母的老去和女儿的独立,接受一切生活的不如意。然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锻炼身体,好好看书、好好交流。以过去的企图心换今天的求知心,以过去的功利心换今天的观自在。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最大的快乐,乃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