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晴 阅读第4天
内容:第二本《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前言、第一章:早期大脑的发育和儿童是如何学习的
当幼儿重复某一动作时,他们能够将自己得想法迁移到类似的情境中,或者形成对周围世界的早期概念。
——皮亚杰
前言部分作者主要对《观察婴幼儿的游戏图式》和《认识婴幼儿的游戏图式》的区别、本书的大概内容以及本书的使用方法进行了大概的讲解。此部分内容中有关于幼儿提问的介绍,其中的所提出了一些问题我觉得可以整理出来,在我们的游戏分享中参考学习如何提出更跟质量的开放性问题。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你认为,他感觉如何?”“你觉得,为什么车轮转的那么快,汽车却没有移动呢?”“我们怎么样才能帮助汽车再次动起来呢?”......
注重提到一个概念——鹰架。即成人支持儿童更广泛、更深刻地理解某个观点或概念。说实在的,我不知道为什么要用鹰架这个词,让人实在无法来链接到成人对孩子的这种支持,但是暂且记下吧。因为后面的内容应该有会涉及。
第一章《早期大脑的发育和儿童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部分内容从早期大脑的发育帮我们梳理了从脑科学研究的角度去看婴幼儿的游戏图式,也就是儿童的重复性行为模式对儿童学习的影响。《大脑的故事》中有提及,人刚出生时,大脑带着一定的基因硬接线的行为本能,如呼吸、哭闹、吃奶、对面孔感兴趣、具备学习母语细节的能力等。两岁时,孩子拥有超过100万亿个突触,是成年人的两倍。随着孩子不断长大,50%的突触都会被剪掉。哪些突触会被留下?哪些又会被剪掉呢?在我看来就是一直被重复和强化的突触被留下了,而那些不常用的渐渐地被弱化,直至最后彻底剪掉了。
前面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图式就是孩子的一种重复性行为模式。从脑科学的角度看,游戏图式太重要了。他其实就是孩子们在自我建构的过程。遗憾地是我们很多老师和家长对图式根本不了解,再次之前,我们把孩子们的很多重复性行为模式定行为调皮或者捣蛋的行为。影响和打击了孩子们的探索和建构自我的机会。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懂得:每次儿童投入图示游戏时,实际上都在强化学习过程,他们的大脑建立了更稳固的连接,就会变得更高效。我们要关注的是孩子们能做什么而不是他们不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