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干部整体功能。把专业化能力作为班子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全体成员专业匹配度作为重要指标,干部调配要分析研判干部缺什么、急什么、补齐什么,既要有专才也要有通才,干部选任要甄别学过什么、干过什么、干成什么,既要有专业背景也要有统筹能力,通过合理调配,提升干部整体专业化水平。结合今年集中换届,选拔配备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经过实践历练、取得突出业绩的专业干部,确保各级干部整体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覆盖地方发展需要、覆盖单位核心职能和主管业务,为更长远发展奠定基础。优化激励考核机制。健全完善绩效考核体系,把专业化能力作为衡量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重要标尺,推动实现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功能优化。明晰评价标准,对不同岗位、不同部门所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要素进行梳理,改变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岗位的干部用同一种标准进行考核的办法,提高考核的专业化水平。完善考核制度,把功夫下在平时,综合运用平时考核、年度考核考核等方法,重点了解掌握干部专业潜力、实际能力、培养方向。鲜明用人导向,把专业化作为提拔任用的“优先选项”,特别是选拔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经历多岗位历练、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高水平专业化能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领导干部既要专,也要博。领导干部既要专,也要博,而且是以博为基础的专。社会事务日趋复杂和精细,工作面临的形势变化快、新任务多,这些都要求干部不仅要掌握一般的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社会、管理、生态、国际等各方面基础性知识,同时还要结合自身所在的系统、部门和岗位,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聚焦主责主业,熟悉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新知识新技能,掌握本领域的专业管理技能。可以说,掌握复合型知识体系是构建专业化能力的基础,专业化能力的提升是运用复合型知识和技能的产物。
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为隐性基石。概括而言,领导干部的专业化能力是其在岗位中展现出来的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它内在要求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的辩证统一,以政治能力为引领,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显性基础,以专业作风和专业精神为隐性基石。它具有实践性、动态性和人民性三大特点。实践性意味着专业化能力是领导干部在参与国家治理的实践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同时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动态性表现为领导干部的专业化能力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侧重点会发生动态变化,它与执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的根本任务相联系;即便在同一历史时期,面对不同任务,也会发生动态变化。人民性表现为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的实施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充分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