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有一些很奇怪的现象,明明想减肥,但是到了要行动时,却打起了退堂鼓;明明想努力学习可到了学习时间,不自觉的就拿起了手机;明明想多交几个朋友,刚出门不久,就有了回家的念头?这是为什么呢?
1.现象
按理说,你主观上确实想做某件事情,为什么真到做的时候,你就放弃了呢?
答案是,你忽视自己的潜意识。
你想做某件事是显意识,是你大脑中的一个念头,但这个念头的驱动力并不足以让你行动。真正决定我们行动与否的,是我们的潜意识。
比如,你觉得自己该减肥了,于是决定晚上不吃饭。可是,当你回到家,但到家人做了一桌子菜,你潜意识中对美食的偏好,立刻就占了上风。
如果一个人总想着改变,嘴上说着改变,但就是没有行动,那他的潜意识根本就不想改变。
2.决定
既然潜意识决定行为,那什么决定潜意识呢?
答案是:认知
认知这两个字的含义很宽泛,它包含了你的环境,阅历,性格等。但是单说行动层面的认知,它几乎只表现在:你觉得什么东西最重要。
比如,有些大企业的年轻人,嘴上说大企业节奏慢,没有晋升空间,不适合年轻人,但是你也没见他们离开。本质上他们觉得大企业的稳定更重要。
有些孩子虽然知道学习重要,但是就是会忍不住去打游戏。因为,在潜意识中,他们认为满足当下的愉悦更重要。而且他们并不真的理解学习有多重要。
有人嘴上说着要减肥,可是他们并没有真的行动,因为他们下班后,觉得休息,休闲,放松更重要。
也就是说,我们嘴上说的,甚至脑子里想的,和我们的真正的行动是脱节的。
如果你想了解自己的潜意识是怎么想的,你只需要看你日常在干什么就知道了。
行动里藏着你真实的想法。
3.改变
既然潜意识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怎么改变潜意识呢?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去什么东西重要,直接去做。行动是修正潜意识最好的工具。
不要整天把减肥挂在嘴上,也不要整天想着怎么减肥,怎么锻炼。每天到点直接去锻炼。
不要把你想改变,想要成长这件事挂在嘴上,该读书读书,该学习学习,就像吃饭一样自然。
在行动之前不要做过多的思考。
固定的行动会影响你的潜意识,最终你的潜意识会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在各种养成习惯的书籍和课程中,都提到一个习惯养成的时间,有的人说21天,有的人说28天,但不管多少天,那是因人为异的一个数字,但是他们有个共同点就是要求你先行动。
到最后你养成一个习惯了吗?其实并不是,你养成的是把这件事放在优先级的潜意识。到了那个时间,你就觉得自己该做那件事,别的事都靠边站。也就是说,行动让你形成了新的比较级。
总结一下,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但你还没有做,那么你以后都不会做。因为潜意识早就把它排在后面了。二话不说先做起来,潜意识会帮你建立新的认知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