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贺岁档《刺杀小说家》找到了这本电影原著《飞行家》,双雪涛的这本小说集收录了九篇短篇小说,虽然每篇短小精悍,但是故事往往采取多线平行开展、不到结尾看不透结局的叙事方式,所以阅读速度不会很快。在快餐阅读时代人们更倾向于阅读易理解、叙事简单、情节推动快、轻松明快的书籍,而本书虽然情节虚构,但故事背后暗含的批判、讽刺、隐喻让人琢磨不透,所以导致被低估不少。
从平凡者着眼,从角落里入微,艳粉街、影子湖、光明堂、红旗广场、春风歌舞厅、废弃的工厂,这是芸芸众生生存挣扎的地方,久藏、小橘子、疯子廖澄湖、“少年犯”柳丁、姑鸟儿、驯养师阮灵、“疯马”马峰、“飞行家”李明奇……他们是一粒粒沧海一粟,再怎么卑微弱小,再怎么流窜奔走,再怎么绝境困窘,都跳动着一颗颗渴望美好的心,都涌动着一腔腔奔涌的热血,都燃烧着向往尊严和自由的希望。深沉却不至于沉沦,痛楚却不至于麻木,熔炼却不失思索,这是本书给读者保留的最后心理底线。
当时在电影院看《刺杀小说家》这部电影时能感受到现实社会与小说世界的交叉,涌起的瑟瑟冷意和没开暖气的电影院很配,最后惨遭发烧之苦……
最后以“帕斯捷尔纳克”的话收尾:人度过一生并非漫步穿过田野,只有向后看一眼,才可能停下来呼吸。当你读一个诗人,就参与了写诗练习死亡,为了激活现实,他经由肉体与心灵苦楚寻觅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