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弟小时候都很喜欢吃方便面。
我奶奶在我们村附近很有名望,主要是懂一些民间草方(类似于江湖医生),对于治疗头疼脑热,感冒咳嗽颇有奇效。所以去我们家找奶奶看病的人很多,大家来的时候总会带些瓜果礼品,有人也会时不时带一箱方便面。
一到有人来时,我和弟弟就跟在后面偷看,只要拎的东西里面有方便面,我俩就会对来人颇有好感。奶奶不喜欢收人家东西,常常是人家拎多少过来,她又给退多少回去。但是了解到我和弟弟对方便面的执着后,奶奶偶尔也会留下一两箱来。等来人走后,我和弟弟就流着口水等奶奶把面下好。我记得当时常吃的是“妈妈好”牌方便面。零卖就三毛钱一包,一包里面只有一块很小的面饼和粉包,连其他方便面的标配蔬菜包和酱包都没有。后来好吃的东西多了,再回想起来,那面的味道确实很一般。但不知为什么我和弟弟就是觉得那是人间至美的美味。
家里很少会有新鲜的青菜,奶奶会在下面的时候打上一个鸡蛋。然后一人一包三毛钱的方便面,就能让我和我弟边吃边傻笑,呼呼啦啦吃完,还能打个满足的饱嗝。真是简单又幸福。
当时,对我和我弟来说泡面就是最好吃的食物。我俩甚至想要是能天天吃泡面就好了。以至于那时看电视的时候,看到一个情节说女主角破产后落魄到每天只能吃泡面度日,无比凄惨。我和我弟一脸疑惑,这明明是天大的幸福好吗?甚至于当时给我一种印象,那就是破产好像也不是什么坏事。
后来上大学之后,离家千里,在学校里有了自己的生活费。我经常去学校的美食街上找好吃的。当时美食街上有一个小摊我印象很深刻,就是简单的一个帐篷,然后夫妻俩用砂锅煮方便面卖。虽然不是什么手工制作,地方特色美食,但是整条小吃街就属他家生意好。我和舍友也经常去他家吃泡面,在小摊上挑两包自己喜欢的方便面,然后可以选择加青菜、鸡蛋和火腿肠,我每次都是两包面加全套配料,一共是三块五毛钱。估计老板对我的印象挺深刻的,每次见到我路过都冲我笑,还会问候一句:“姑娘,今天不来吃泡面吗?”然后我就会有点不好意思,有有点嘴馋地走上前挑两包。
仔细想想,近两年火起来的泡面小食堂和那时的泡面小摊如出一辙,只是泡面小食堂被包装之后成了网红,价格也是普通人高攀不起。我记得刚知道泡面小食堂的时候,我冲着怀旧情怀去吃了一次,我拿了两包大学时常吃的面,同样的加了青菜、鸡蛋和火腿肠。然后结账,二十多块钱。除了价格翻了好几倍外,味道也似乎不一样了。从此就没再去过。这种情怀只能被消费一次。果不其然,那家店很快就关门了。有点让人唏嘘。
前段时间,我和班上的孩子们聊天,有个六年级的娃娃对我说,她妈妈从来都不许她吃方便面,我问为什么。
女孩有点不好意思地说:“我妈妈说了方便面既便宜又不好吃,还不健康。小孩子是不能吃这种东西的。但是老师,我告诉你个秘密,我自己偷偷买过方便面吃,味道比我想象中的好。当然我只吃过一次,而且我从来都没敢跟我妈说过。”
我当时听了女孩的话,并没有太惊讶,只是觉得遗憾。为女孩感到遗憾,她失去了大大方方品尝一种食物的机会。同时也为女孩的妈妈感到遗憾,因为觉得她对孩子照顾得如此周到,她和孩子必然都是辛苦的。
我对女孩说:“我小时候喜欢吃方便面,当时我喜欢吃但是不知道它是不健康的。长大后虽然我还是喜欢吃方便面,但是自从我知道它是不健康的之后,我就吃得少了。人自己意识到不好然后自我约束这就叫自律。世间的食物有很多种,人有选择的机会。选择对自己身体好的很重要。偶尔选择吃一点垃圾食品也不必有负罪感。因为最终要承担责任的还是我们自己。”
女孩听我就方便面侃侃而谈有点高兴也有点疑惑,估计她也没太听明白我说的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说了那么多。当然对我这个简单的吃货来说,方便面就是一款简单的食物,它能存在那么久肯定有它的原因,不管健不健康,我要感谢它曾给我带来过简单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