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和你一样
我和你一样
刚刚听完通过地心引力工场组织由大象公会黄章晋老师分享的课程《深度长文章如何在社交媒体实现热传播》;
我和你一样
花了49.9元加入到这为期一周的训练营,我们都愿意为知识付费,在这个时代。
我和你一样
热爱学习,努力的增加自己的技能,不仅仅是对成功的渴望,更是不想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所以,
我们不停的学习
我们参加各种训练营,参与各种微课,购买各种课程,书籍...
我们只是想变得更好而已!
然而,刚刚参加完课程的你,有没有因为这场学习而变得更好呢?
有!
我记录了很多笔记...
我保存了老师的PPT、音频课程等
我甚至还做了思维导图呢!
你看...
2,我是新时代里的原始人
看到这里,你有没有感觉我已经很学霸了,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之下!
等等!
在传统的教育体系之下?
搞笑!我们现在都是职场人、社会人了,学习的目的不是记住它,也不是为了考试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啥呢?
有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针对这堂微课,一千个伙伴里并没有一千个学习它的目的。
针对这堂课,有多少伙伴在学习之前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者方向呢?
又有多少伙伴,是因为这样一个笼统的动力而加入其中的:
我需要学习,因为大家都在学
我需要学习,因为工作中好像用的到
我需要学习,因为以后可能用的上
我需要学习,....
我们太焦虑了,在这个时代!
因为变化太快,新事物产生太快,迭代太快...
一不小心,我们就可能落后了。
所以,我们拼命的学习,努力的学习,
这是个可怕的时代...
然而,比这更可怕的是面对这个快速发展、生活被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还会学习吗?
我们从传统教育体制内接受的学习套路,是否能从容的面对这个新时代呢!
如果我们的学习方式没有升级,那和原始人来到新社会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相信,自我的反省能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
至少,我曾是一名现代社会里的原始人。
3,我们到底该怎样来学习呢?
我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该如何改变呢!
我们是成年人,与中小学阶段不同,我们有了大量的社会生活经验,我们学习有了足够的心理动力,我们需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或现在或将来。
所以,或许我们可以从这篇文章《药到病除| 用整合学习法来治疗你的“知识焦虑”(思维导图图解)》里找到答案。
所谓的整合学习法,其实就是
关注当下——你对学习材料的理解
整合过去——学习材料所建构的场景与你过去的人生经验的关系
迁移未来——让过去与现在结合的火花,点亮未来的路
那么回到黄老师本次微课所讲授的内容上来,我们可以从这些小片段得到启发继而指导我们接下来的行为。
片段1:对阅读场景的思考
理解学习的当下,
黄老师通过对门户网站与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的对比分析,阐述了两种不同渠道下用户的阅读场景的差异
关联自己的过去,
在过去的半个月里自己一直在学习新媒体运营,也搭建了许多知识体系框架,譬如
《顿悟|零基础通过12张思维导图学会微信公众号运营?》、《6小时入门新媒体运营=3张全景思维导图+21张局部图》等等
但是都是整体的、宏观层面的理论构建、方法论的梳理等等,但是像这种具体到阅读场景化的思考是我所缺失的,这也许就是我所缺失的运营思维吧。
迁移到未来,
通过对这个片断的理解,我可以在今后的运营中,去留意与思考如下几个层面:
我的传播渠道有什么样的特点?
我的用户的使用场景是什么?在这种场景下,有哪些行为?
片段2:对用户心理的洞察
理解当下的学习,
通过课程的学习,不难发现黄老师及其团队具有研究、学习型属性,且基于心理学、生物科学层面对用户心理及其行为有了及其深刻的理解。
本次课程,对于想要做好传播的伙伴,传达出这样一个观点:
了解你的受众,了解你的受众心理及其行为模式。
所以,才有了对信息分类及其重要信息的论述,
关联自己的过去
自己是心理学科班出身的,对于社会心理学等内容曾经也是烂熟于心(传统教育模式的结果),却在如今的工作中渐渐的忘却了。
过去写文章取得标题更多的是在刺激用户的好奇感,譬如《知识管理有坑|所以,我们用6个字6张图解剖了它》等等,却没有想到还有其他的途径。
原来认知神经科学里将信息进行了分类,并且不同的信息对人的刺激强度是不一样的,在这里联想到了我们的生存本能,人脑对那些与我们生命有关的信息的警觉度是最高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令人恐惧、困惑的信息是重要信息了。
迁移到未来
最好的迁移,就是立马应用。
所以,有了现在这篇文章《思考| 这个时代,我们还会学习吗?》
那么,你觉得,这个标题是属于哪一类的信息呢?
欢迎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