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说来惭愧,语文老师多年,从未完整听过顾之川教授的讲座,更遑论他的文字。读了郑桂华教授关于《顾之川语文教育新论》读后感之后,对顾老顿生敬畏,借助百度搜索,直到听完他在2017年教育论坛关于《阅读重塑语文 语文为人生奠基》的演讲,又阅读了《新课程评论》公众号1月23日推送的顾教授关于《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一文,对顾先生有了清晰的认知。
顾教授敦厚和善,态度谦和。他的报告和文章,言简意赅,一语中的。在郑桂华教授的文章里,我看到了顾先生的语文研究立场,以及他的研究话语方式特点,对我们一线语文教师说话写文起着直接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先梳理一下郑桂华教授的文字如下:
三种话语方式。文章指出,新时期以来,在中国语文教育研究领域,并存着三种话语方式。一是传统的语文教育研究话语,从教育家叶圣陶、夏丏尊先生的开创奠基到运用推广的吕叔湘、张志公、刘国正、张定远等老一代语文教育研究者,到80年代占主流地位的钱梦龙、于漪、苏立康、范守纲、陶本一、王尚文、倪文锦等语文名家;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兴起的学术研究话语;三是近些年渐渐增多的大众媒体话语。
传统话语方式三个特点。顾先生的话语方式是传统的语文教育研究话语,它有三个特点:突出实践取向,语言简洁,对话方式表达观点。
《新论》三个特点。《新论》文章,有三个特点:一是内容都是基于当下语文教育中存在的某种现象或某个热点问题有感而发。二是语言表达简介明了,接近口语,便于一线教师阅读接受。三是态度谦和,不摆专家的架子。
学术话语四个特点。一是考察者立场;二是借助西方的研究理论;三是从基本概念界定入手;四是文风带有翻译西方学术的味儿。
三个“作用”。一是不能得到阅读对象的理解和认可(一线教师),指导性不强;二是研究课题空泛,很多问题教学意义不大;三是学术味重,像是在炫技 。
“挑战者”话语特点。一是批判立场,极端思维;二是夸大其词,多用“标题党”;三是吸引眼球,引起无端争论。
追溯顾老话语方式三个原因:一是受工作环境影响;二是与顾先生求学和前期工作经历有关;三是还需要言说者具有足够的人文素养。
以前听过郑桂华教授的关于统编教材的网络培训,也听过一次她的作文指导课,她给我的总体印象,谦逊温婉,语言干脆利索,气场强大,却丝毫感觉不到高高在上的专家气势,倒像是一个知识丰富的邻家姐姐。 正因为自己也喜欢以聊天的对话式和读者、学生沟通,所以她也更认同顾先生的传统语文研究话语方式。真正的学者,都是接地气的研究,即使研究理论高深,也总能化难为易,深入浅出,让普通一线教师认同和接受。一切高深理论,无论建构的多么完美,如果不能扎根中小学课堂,指导课堂教学,就会失去生长的土壤。顾先生和郑桂华教授这样的研究学者多一些,我们就会有“足够的文化自信,教育自信,语文自信。”
专家很远,高山仰止。在我们星火团队,很多导师的文字深入我心,每次细读,都如获至宝。就拿更文迅速的刘祥老师、丁卫军老师、徐飞老师、梁增红老师来说,他们随笔成文,字字珠玑。每篇文字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和学习,立足语文、开阔眼界、指导教学不说,作为教学名家,他们的研究话语方式和顾先生的文风如出一辙,朴实自然,亲切如话家常。引经据典,又恰到好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学为本”,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牢牢恪守的教育规律。
郑桂华教授的文字给予我们启示,研究立场和话语方式,要接地气,要考虑受众对象。这是吸收学习,也是鞭策提醒。好好说话写文,不故弄玄虚,尽量把话说得通俗易懂,言之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