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杂记

在我高中毕业那年,我决心回乡看看。

这并非临时兴起,此次回乡,我统共有两个目的。其一是为了替我新创作的小说寻找灵感,其二,是为了近日里总萦绕在我身边的一个梦境。

那是一团馥郁的紫气,自一排排绿色的网格中顺流而下。期间流动着变幻莫测的光影,时而斑驳,时而闪烁。梦里的世界是倾斜的,蒙着一层粗糙的颗粒。像是一张被错误曝光的相片。

我只梦见过他一次,便回忆起了他的来处。在我童年旧居所在的地方,有这样一处长廊。绿色的,画满各种壁画,画的内容多以牡丹,菊花等传统花卉为主。这样的长廊并不稀奇,想来许多人都应当见过。

就是在这片长廊的一处,挂满了紫藤萝。

我并不好奇那片紫气的来处,只是奇怪,我与安内大街已然多年没有交际,若是该梦见,想来早就应该梦见,若是该遗忘,想来早是应该已经遗忘。何必专挑起近日,频频出现在我的梦中。

仿若是接收到了冥冥之中传来的信号,没有犹豫,我便尽快搭上了回乡的车。


燕郊到北京的路不算远,但也不算近。坐上815路,上了国道,再在白描堵上几十分钟,路上只要小睡一伙,再一睁眼就到了大望路。

顺着早高峰的人潮,坐上地铁一号线,等到了建国门再转二号线到安定门。

从安定门下车,扑面而来的就是一股潮湿的气息,这是独属于二号线老旧的气味,伴着列车呼啸而过的破空声,一瞬间,会让人有种恍若隔世的错觉。然而这种错觉,总在上岸的一刻停歇。自地铁口走出,扑面而来的热浪混杂着叫卖板栗的声音,一下子就把我拉回了人间。

这条路我走过不下百次,每次都是同样的感受。

究竟是路给予了我同样的感受,还是我在追寻路的感受,只是这一点,我觉得不太好明说。

我觉得这与我回来的目的息息相关,我也许可以在其中找到答案。但我来不及细想,因为脚步总是比想法来的更快。只走到一半的时候,我便把这个想法抛之脑后了。

我决定先去完成我的第一个目标,为我新写的小说寻找灵感。

我在高中结束后的第一时间,就决定创作这样一本小说。他以我的个人生活为蓝本,出于两个功利的目的。

一是为了缓解我高考失利后带给我的精神焦虑,二是为了做一些我认为有益,但父母认为无益的事。

在故事的最后一个章节,因为继父而同母亲大吵一架的主人公,在一个下着大雪的除夕决定出逃。白雪茫茫,他自觉无处可去,便坐上了自燕郊通往北京的车。

那是他童年生长的地方,是一切故事的原点。

然而现实是,那个除夕夜,我因为父亲而和母亲大吵一架,随后整晚的呆在房间里不肯出门,一直到窗外烟火通明的时候,我才走出去,吃下了除夕夜的第一口饭。

而那一晚,没有下雪。

沿着安定门外大街一路向前,途径几个超市,一个书店,一个手机卖场和一家着过火的羊蝎子店。在第四个路口,国子监的对面,有一家四川菜馆。这原不是我此行的第一个目的地,但我还是莫名其妙被引到了这里。

我在许多个故事里提到过这家四川菜馆,起因只是因为他家的土豆牛肉盖饭特别好吃,勾芡足,土豆外酥内绵。牛肉有嚼劲且不乏汁水。即便他家用的兴许都不是真的牛肉,但还是成了我后来评价牛肉盖饭好坏的标杆。

他家的牛肉盖饭曾被我当作符号,当作媒介,当作标杆。但是作为一道牛肉盖饭本身,我却是再没有体会过了。如今,这道牛肉盖饭就摆在我的面前,我推开门,点一道。不用在意会不会被认出。但是我犹豫了许久,还是放弃了。

我想,我今天是带着正事来的。

从那家四川菜馆,再走上个十来分钟,就到了我童年时曾住过的老院。小小的一个杂院不过六七十平,却能容纳上七八户人家,五六条京巴,还有三两只鸟。仔细想想,实在是不可思议。我家在院里一个拐角的最深处。有一扇门和一个院子同对户隔着,院子边上有一颗枣树,沿着院墙盘根错节,童年时我常自门内向门外窥探,那时我时常觉得,并非院子里长了枣树,而是枣树上生长了一个院子。

而如今我站在门外,再次透过窄门向内窥伺,只一下,我便验证了我童年的猜想。

北二环一如既往的安静,错综复杂的胡同里,闯不进一丝城市的噪音。我在院前站了半响,却始终不敢进去看看。总怕惊扰了什么。一个身材佝偻的老太太从院里走出,我一眼便认出了她。那是我邻家的奶奶,家里养了一个闺女和一条博美。她家闺女嗓门很大,吵起架来连那条博美都要避让三分。

我怕她认出来我,假装是个游客四处飘荡。眼睛却不自觉地向她那里偷瞄。所幸她没认出来我,一时间,心里又是庆性又是失望。徘徊间,她已不见踪影。我停留在原地,暗暗自付,这便是所谓的近乡情更怯吧。一时间突然感念起了文学的好,忘记了它曾叫我吃过的许多苦头。

有了这样一层感受,突然觉得此行有了意义。连走路都轻快了起来。我随即又顺着大路往前走,准备去见我曾写过的一颗树。那是一颗老树,徒自生长在街边。这世上有千千万万棵树,每颗都如同他一样。我曾是最喜欢树的,觉得树有世上最高洁的品格。不在意旁人的眼光自在生长,甚至还有敢于拥抱天空的豪情。

这棵树也是一样,同其他的树并没有什么分别。唯一有区别的是我曾见过他四季不同的模样。脑海里最先出现的是盛夏,几个人拿着团扇坐在树底下乘凉,而我就站在一旁,研究散落的光斑和我的影子。提起夏天,脑海里总是蒙着一层暖调的黄。在抚摸树皮的瞬间,我突然想起我曾问过树一个问题。

我说,树,你生长的这样枝繁叶茂,是为了能让人在你的树荫下乘凉吗?

树没有回答,也许有一阵风吹过,也许没有。树发出了莎莎的响声。

关于这个问题,我只记得我问过,但下一秒,他便被我抛在了脑后。我想,我应当不止问过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个好奇的人,但并不专心。

现在想想,我觉得树或许从没想过这个问题。他只做了拥抱天空这一件事情,但这一件事,便已经足够伟大。他无需再去思索其他的事物,只要将这一件事做好也就够了。

想到这里,我离开了树。我决心不再打扰他。

我又继续沿着那条路向前走,大约五分钟的距离,我把那个地方民名为交接。只因为那里有一连串白色的楼房,坐落在这样一个满是平房的小区。我小学时代隔壁班的公主就住在这里。

我还能回忆起一些她的样子,只是记不起其中多少是真,多少是假。但公主这个名号我却是一直没忘,只因她太合适被这样代称。会跳芭蕾,落落大方,每年都做主持人,住在白房子里的女孩。被叫做公主,可能再合适不过了。

我从前没叫过她公主,也没有多喜欢过她。只因小时候的我太过兴幸福,终日活在我自己的世界里。那时的我是只蜜蜂,会沿着太阳升起的路到学校里学习,在晚上四点半下课以后,叽叽喳喳,一路小跑冲到公园里。我会采摘最新鲜的花朵,从它的茎部吸食花蜜。会执迷于松针,荷叶,和露水。会冒着大雨去闻公园里的生机。等到了晚上,再同我的同伴们分别。沿着月色,回到我盘根错节的老屋里入眠。

可是在某个时刻,在被我称之为交接的地方。蜜蜂也会胆颤。在那时,它是两棵树中间的距离,在我的青春,他是北京同燕郊之间的河。

原来是这样,我想,我突然明白了我来时所想的那个问题。我走在路上,路也在走,我和路在追寻一样的感受。

而其中的每一个感受,都被我打成了一个钉子,钉在路上。

想明白这一点后,我觉得,是时候跟路告别了。我已经找回了我所需要的第一个东西,该是向第二个目标出发了。可在这之前,身体却总是快一步行动。我尚还没来得及向树告别,人就已经在路上了。

我一步步离开,我突然感觉,身后的路正在一点点缩小,转瞬间便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那一个个被我打下的点。他们冒了出来。我很惶恐,急忙将这一个个点串联成线。在那个瞬间,路又一次浮现出来。

我突然回想起,曾有一个人问我的,他说,你知道世界的背面是什么样子的吗?我来不及思考,我也无从回答。因为我从未见过自己的背面,可就在那个瞬间,当我把一个个点再次串联成线的时候,我看到了我的背面。

我坐在一辆面包车上,车里堆满了大大小小零碎的物件,在物件当中,缝合着一俩白色的山地车。这是我同意搬家时获得的酬劳。可那时的我并没有看向山地车,我的眼神透过车窗,飘向了车窗的外面。而在我的身后,是向后漂流的城市。那家小小的川菜馆藏在其中,它被海浪裹挟着,正在轻轻的向后翻涌。

穿过美丽,充满生机的长廊。在长廊的尽头,我即将望见那片紫藤萝。可就在将要走向他时,我却突然停住了。我突然意识到,我即将迎来我旅途的终结。

可这份终结,他是必然的,是谱写在开篇就已注定的终结。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虚假的结局,是顺着那些点刻画完线的我,所追寻的一个漂亮的句号。可是真正的终结往往猝不及防。我又想起了那间四川菜馆的老板娘,在我离开北京的前夕,我的妈妈告诉我她怀了二胎。而在那之后的某一年,还是我的妈妈,她告诉了我那个老板娘难产去世的消息。

我想,这才是终结,于是我再不犹豫,一脚踏入了长廊的终点。

我终于看到了那个长廊的尽头,那团一直被我描绘,演绎,展示的馥郁的紫气。

在长廊的尽头,开满了茂盛的,塑料制的紫藤萝。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知乎、大众点评、Shanghai WoW等公众号 美食常识 1. 世界美食格局 一、...
    灰灰拉阅读 4,082评论 0 1
  • 6 小欧的春天 大概就在我失恋的那段时间,小欧开始蠢蠢欲动了。某天晚自习,这小子偷偷摸摸的问我:“你以前是5班的哦...
    燕小七阅读 2,394评论 0 0
  • 那些发生在08年的事情,像是褪色的旧电影,曾经相片里清瘦的男孩和悲伤的女孩,没人记得他们什么时候走的,也没人会问,...
    燕小七阅读 2,839评论 0 0
  • 花生起霉的注意事项️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清单上的这些致癌物,并不是说你吃一点点或者接触一点点就会得癌,没有必要过于...
    AmyTrilinguist阅读 4,700评论 0 0
  • 老大从初二开始,渐渐地,渐渐地变胖了,很胖,180多斤,老大,每天都要吃很多,吃到肚子感觉胀胀的,才不吃,现在想想...
    我就叫韩博怎么了阅读 1,31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