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骑着小电动绕着运河任凭风吹,夜色不算是很美,对面大桥上的霓虹应该从我第一次见它它就是这么闪闪亮了。不过第一次见它已是几年前了,它还是它,但我已不再是那个我。
在朋友圈看到朋友特别浪漫的发问:“五年后,我是否会爱上现在的自己?” 不想那么多,只想在这个27岁,爱上这样一个自己。
一、专注,养成一种生活方式
心无旁骛的面对自己,面对自己需要去做抑或是愿意去做的任何一件事。全身心的参与,哪怕只是一通电话、一次交谈、一次阅读、一次写作、一杯咖啡,认真体悟正在做的事、体悟当下的感受。认真的不受任何干扰的陪伴,陪伴孩子、陪伴家人、陪伴自己,专注到能从自己的认真里感受到思想流淌的线路。
二、内心平静,懂得感恩
让自己做一个那样的一个女子,去留随意,宠辱不惊。用更加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周招的人周招的事,不贪不嗔不强求。惊喜的事,不会掩饰欣喜之情,感激这份惊喜。悲也不必太过于悲闷,因为任何事存在即是合理。这些只是在唤醒另一种改变的力量,同样应该心存感激。
三、关掉耳朵,打开眼睛
耳朵是太过于感性的器官,对于信息不加分辨、不加整理、全盘接收。适当的时候打开眼睛,动动脑子看看事物存在的逻辑。很喜欢看豆瓣的影评,因为那里有不同视角下的对同一人物同一情节的不同解读,深邃而丰富。
四,关掉眼睛,难得糊涂
有些问题真的不必过于较真,不必过于深究。如同你非要去扒皮去找洋葱的心,把自己扒的泪流满面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洋葱没有心。有些真相永远不必知道,有些执拗真的不必坚持。
五、极简主义
有太多东西并非必须有,有太多事情并非必须做。试着对生活用减法,扔掉衣橱里可穿可不穿的、删掉文件夹可有可没有的、挡掉可做可不做的。其实真的静下心来看,你最熟悉最需要的只是你所拥有的20%,另外80%是否真的不能舍弃?还是仅仅只是“以为”不能舍弃呢?
六、伺候好孩子
在不过分奢侈的情况下,给孩子最适合的。花时间花心思去研究美食烹饪、学习亲子共处、试着跟小朋友一起疯、去懂他们的语言、去尊重爱玩爱闹的天性。能在孩子最天性使然的年龄参与他的成长,对于父母而言本已是一种恩遇。朋友问,"为什么不在朋友圈晒?"晒美食晒娃晒旅游并称朋友圈三"晒",只是在刷存在感这条路上,走的还不太习惯,仅此而已。
七、培养一些不错的小习惯
培养一些不错的小习惯,比如喝温水、嚼口香糖、随身携带迷你收纳袋、多吃水果…给到自己一定的呵护。还有一些没有提上日程,因为改变往往需要"契机"。如同上次与一位一向无运动神经的友人聊天,他无比感慨的说到:“最近终于感觉到工作带来的压抑感,终于觉得需要一些运动来调节了”。一个人、一些事、一种感觉都可能成为改变的契机,如果还没有,静等!
27岁,已这样悄然而至,我想我还能爱上这样的自己,这也是给自己最好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