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0-周日 04:44:38)
TheBrain的使用因人而异,回看信息,对照我的实践,有几处不同的地方。
鉴于无法在建构模型上有好的建议,所以我想在使用技巧上分享一些内容。
一、想法、标签、类型,在我的理解中是互联互通的,而三者中,想法为核心,标签和类型可作为想法的延伸。其中的使用因人而施,没有一定的规则,适用即可。
二、细心理解普通视图、树状视图、扩展视图,以及新建扩展视图中的区别。TheBrain的每个视图都有其对应功能。
而我的感觉:普通视图即是这款软件去中心化和多维动态可视化的体现,可以显示激活想法的所有关联信息(上级、下级、跳跃、并列(同级)),盖因“去中心化”,所以它对不在同一区域的想法的联系有所减弱。
树状视图是我在高频使用的视图,可以梳理各层想法间的关系。唯一的缺憾是显示当前想法的跳跃关系而忽略了其它层级,并且无法显示并列想法。庆幸的是在新版本中解决了这个问题。
扩展视图在局部范围的精细操控方面做到其它视图无法体现的便利,然而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布局推演。虽然有保存的功能,却是不方便,而且在操控想法方面需要经过大量的实践。
三、在想法关系上(上级、下级、跳跃、并列),除了相对主要的联系外,我弱化想法之间的关系,没有固定它们性质,往往是跟着感觉走,如果一端关联的想法偏多,则向另一边移,保持均衡。当链接太多想法,自己是无法聚焦每个关系点的。
之所以会有如此的理解,是因为视角的选择,当你把自己代入想法,模拟自己处于太空,那么你是不会有上下左右之分,仅是以某个参照物作为方向。倘若以这种理解去看待想法关系,你或许会不同的体会。
四、“Plex”=立体空间。
虽然软件是平面显示,请在大脑里创造相对的空间。这也是我在观察“Pin”中想法的呈现方式时用开关图标,而不用图针的原因(想了很久才理顺),因为图针让人的第一印象是固定一张纸(平面),淡化“Plex”的立体感。
五、为每个想法赋予一个特性,不管是标签还类型(我更倾向于类型,因为颜色和可分级)。间中的原因是通过报告的筛选,可对特定的想法进行显示或隐藏“《062Filtering Thoughts---限定报告内的想法的显示与隐藏》http://www.jianshu.com/p/42f1120d8e5a”,能够更清晰、更有条理的专注想法,用于所谓的头脑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