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然而人们越来越焦虑,以致于记者满大街堵截住行色匆匆的行人问:“你幸福吗?”生活的确需要宁静,宁静方能致远。
读书期间,我们被教导任何与分数、升学无关的事情都是浪费时间。工作之后,整个社会环境都在轻视或忽视任何与经济增长无关的事情。于是乎,我们拼命地向前跑,但却没有一种健康的疲倦,常常会迷惘,找不到自己内心想要的东西。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的梁漱溟曾说过,人一生要解决三个问题,而且顺序不能错:第一个是人与物的关系,第二个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三个是与自己内心的关系。西方伟大的心理学家马斯洛同样说过,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最高的追求。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太过于执着地追求那些有用的东西,才迷失了自己的内心。
我常常在叩问我的内心,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来图书馆工作以来,在雅致、休闲的环境中,在书香油墨味弥漫的空间内,在每周一次大讲堂的浸润下,我逐步地找到了答案,正是那些看似无用的摄影、书法等个人爱好,才会让自己有一颗更安静的心,安心了,也就幸福了。无用是让脚步暂停等灵魂跟上;无用是不功利更本真地享受生活;无用是用社会和自己和解,以乐趣战胜焦虑,以平和心态迎来人生新境界。
在很多人看来,哲学、诗歌是最没用的,但是英国人说,宁愿失去印度也不愿意失去莎士比亚,乔布斯也说过,他愿意用他所有的产品去换取和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正是工作之余看的那些无用的书籍、听得那些不能变现的讲座让我明白了庄子的大智慧——“无用之用,方为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