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写完一篇文章,准备睡觉。
关了灯,惊呆了:屋内透亮,月光从窗子大面积地透进来,正好的床正对着窗,铺了满床清辉。
我莫名觉得惊喜,坐在床上,然后趴着头去瞧窗外的月亮,又大又亮又圆。
满心满眼的情思不知道该如何表达,直到今天看到这句“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登时觉得满足极了。
2
月出皎兮,月亮多美呀,它唤起了人心底多少诗情画意。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见着了月亮,想要与它结为知己。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杜甫见着了月亮,甚是想念远在鄜州的妻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见着了月亮,想到了远方的弟弟。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李商隐见着了月亮,对它发出了哲学式探问。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郑若虚更是将月亮的诗意推向极致,明月晃晃,照着离人归来的小船,江面上隐隐遥遥,也映照着桂树下那盼着离人归来的思妇,两处相思,两处闲愁,都化作一缕月光。
记得去年我们的井冈山学习,有一晚出去聚餐,饭毕回旅店,从马路到酒店要走一段坡路,夏天山里多雨,那天正好还有几滴零星的雨,偏偏还有一弯月亮和山山遥遥的星星点缀,正好那段坡下面有一片池塘,还能听到几处蛙叫。脑袋里就那么蹦出了“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这些句子,走路的脚步都轻盈了起来,不知道同行的同事是什么感受,那时的我觉得美妙极了。
3
在中国,月亮总是和诗书并存的。
其实,有诗意的哪里是月亮,月亮的诗意来自诗书。
作家赋予月亮以诗意,读者读之感之,体会到读书之乐,故而亦觉腹有诗书气自华。
所以真正有诗意的,其实还是读书这件事。
清代的翁森曾写过一组劝学诗,《四时读书乐》,从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分别阐述了读书的乐趣。
春天读书则有: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天读书则有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天读书则有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天读书则有
木落水尽千岩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瞧瞧,无论何时,只要拿起一本书,自是别有诗意挂心头。
读书是给心灵做spa,陶渊明写过一首《读山海经》其一,他说“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耕种过后,我最喜欢的事情便是读书了,“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在这宇宙天地间,还有什么比读书更快乐呢?
我其实并不能算是一个读书很多的人,从小也没投入过太多的精力,也不大能感受读书的乐趣。但是我喜欢诗词,曾经有过这样一次体验:就是工作后有一两年不太看书了,但是我发现不行,我的整个状态很不好,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后来重新拾起了读书,重新学习了诗词。像是干涸的生命越到了水源,然后一个人半夜里那叫一个热泪盈眶,哭完了,那种从骨子里透出的舒服让人无法抗拒。我觉得不管喜欢读哪类书吧,读书总是让人快乐的一件事。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美哉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