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菱形的判定。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菱形的四种判定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选择适当的判定方法进行推理和计算。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菱形判定方法的证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渗透类比思想,体会研究图形判定的一般思路。
学习目标:学会研究图形的一般思路,有定义入手,研究图形的性质,再由性质推断图形的判定方法,最后利用性质、判定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的重点:菱形判定条件的探索、证明和应用。
学习的难点:菱形判定方法的证明。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引入:回顾由菱形的定义与性质并引入菱形的判定方法的证明。
教学过程:1·先让学生写出菱形性质的逆定理。2·然后小组讨论完成对逆命题的证明。3·最终归纳菱形的判定方法。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
同学们好,我们今天先来回忆一下昨天的内容,我们昨天学习了菱形的定义和菱形的性质。找同学单个回答。这节课我们还要对菱形继续探究,你想一想我们应该探究菱形哪方面的内容?我们来归纳一下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学习步骤,先学习它们的定义,然后学习它们的性质,最后学习它们的判定方法。按照这个思路,所以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究菱形的判定。我们还是从逆命题这个角度入手。首先我找一位同学把定义的逆命题写出来。定义的逆命题可以作为定理直接使用,它是不需要证明的。
接着我们就以此为起点,来看一看还有没有他的证明方法。我们先来完成练习册的课前预习的第四题。先把这个命题补全,然后在完成证明。找两位同学到前面来写。分析步骤。
然后深入探究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的平行四边形是否是菱形,并小组讨论完成证明。
归纳:可以作为定理直接使用的判定方法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菱形是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边形是菱形。
课堂练习:1·如图,用长短不一的两根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一根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转动木条,这个四边形什么时候是菱形?说明理由。
要点分析:先说明它为什么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在说明为什么是菱形。
2·如图,先画两条等长的线段AB,AD,然后,分别以B,D为圆心画弧,两弧线交与D,得到的四边形是菱形吗?说明理由。
3·完成课本例1与例2的证明。
课堂小结:对于一个四边形,判定它是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定义,所以图形最基础的证明思路最终都归到定义中。然后引出了其他的正明方法。
课后反思:对于教数学我算是半路出家,上学的时候数学是我软肋,高中的时候,数学这门学科是我很用心的学可就是一直拿不了高分的学科,所以刚开始教的时候是没有底气的,还好初中的数学不算太难。教数学也教了一年多了,不能说数学没用,当然数学也不仅仅是在菜市场买菜时算账时采用的上,这样的饿话小学生就可以做好的。对于相当数量的普通人来说是不用搞数学研究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学数学呢?我觉得他要告诉我们的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思维方式。而且,即便我们不搞数学研究,也确确实实可以用它来指导甚至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我想其他的学科也是一样,你之所以觉得没用,不是知识本身没用,而是我们就没有思考过怎么去用这个问题,从未想过这其实是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发生紧密联系的。之所以没有这样想原因很简单,就是学校里的老师从没有教过,事实上,这个能力是学校里的老师教不会的,很多能力都是老师教不会的,是必须自己主动去学,自己去琢磨去思考的。老师一遍一遍的告诉你要学习,家长一遍又遍的催促,学生自己不行动就是不行。即便毕业工作了还是一样,学习必须是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知识从来不是因为你觉得有用才必须学的东西,而是你学会了慢慢地才能发现它的用处。你不学会你是体会不到它的用处的。大脑是很懒惰的,它的运行机理是怎样做节省能量就怎样做,它是依靠直觉的。刚开始用知识是强制性的,自己强迫自己的大脑运用知识思考,自己强迫自己的大脑与这个世界发生紧密的联系。等大脑体会到知识的好处之后,它自己会自然而然的应用。所以,从这个节点上也会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一直觉得没用,就一直不学习的人,他们最终确实什么也学不会。第二类人,他们不管有用没用,先学会再说,结果呢越学越多,越做越好。即便学的不是很多,只要真正的用,自己的世界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在教学的过程中,数学就是很难让学生学会的,因为它本身教的就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像历史、政治等这些学科你即使不会分析,阅读理解能力很差但依然能够拿高分,可是数学,即便把所有的概念都背熟了,不思考还是解决不了问题。我不知道真正能背熟的有几人,但是我想做到这个程度的学生不多,在这个基础上思考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吧,即便眼下不会,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这些概念连接成网,肯定比没有这个概念强,就好像水满了自然会溢出来的。反正我一直坚信,若是大脑中没有这个概念,肯定是不会运用这个概念思考的。数学看起来很枯燥,但是真正学的人会觉得很有趣,想办法证明自己的一个又一个猜想,验证自己的一个又一个预测,总结归纳而得新知,其实这就是这个世界生存、发展的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