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在《得到》每天听本书,然后学习听书稿的写作,今天听的是第一本书《终结拖延症》。这应该是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的问题,但是其带来的影响却因为各自的自控力而各有不同。
该书的作者是威廉克瑙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出版过《如何控制你的挫败情绪》、《积极改变你的生活》等畅销美国的心理自助读本。《终结拖延症》出版于2011年,主要针对都市人群的常见负面心理——拖延症,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在书中,作者介绍了如何用心理学方法有效解决拖延症,让工作和生活变得更加积极高效,从而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什么是拖延症?拖延症是一种什么病?怎样才能摆脱拖延症?如何实现高效工作和生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再来读这本书,有目的的阅读,才会更好的吸收书中的精华。
首先,拖延症分为限期性、自设障碍性、分心拖延症三种。(1)限期性拖延症:时间还早——最后期限,时间来不及——拖延;(2)自设障碍性拖延症:为了推迟完成任务,分分钟就能找到一百种客观原因。这种情况会让人紧张、焦虑不安,觉得世界困难重重,感觉人生无味,毫无希望;(3)分心拖延症:网络时代的信息爆炸,吞噬我们的时间,让学习和工作变得困难重重,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后续发展。
那么,如何战胜拖延症呢?该书提供了三种方法来战胜拖延症:认知、情绪、行动。
认知方法,即是通过客观认识,主动建立改变的决心。在这里有五个步骤:觉察,意识到拖延症,做好战拖心理准备;行动,在一段时间内,强迫自己扭转拖延症,积极工作,完成任务;调节,拖延与行动的调节;接纳自己,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自己的缺点;自我实现,让家人幸福,自己获得认同。
情绪方法。作者主要介绍了如何处理情绪和理智的关系,情绪如野马,理智如骑士,我们需要用骑士主导行为,而不是让马儿主导。情绪是面对世间万物和众生所产生的的反应:有的人和事物会让你愉悦;有的会让你愤怒;而有的,会让你忍不住悲伤。我们需要分清情绪的心理常识,划分情绪和理智的分界线,进行理智分析、制定计划、并执行计划,防止情绪捣乱。被拖延吞噬的时间越多,用于自我实现的时间就会越少。
行动方法。认知方法和情绪方法是行动方法的基础。首先,对于我们要做的事,马上决策,马上行动;然后,在一些长期症状上,屏蔽情绪影响,制定简单的行动计划。如需要做什么,分几个步骤,需要多长时间,然后分解步骤;接下来,运用5分钟原则打硬仗。第一个5分钟计划执行,接下来下一个5分钟计划,完成几个后,适当休息解压,但是要注意不要被野马带跑。
总的而言,该书对拖延症的三种类型,限期性拖延症、自设障碍性拖延症、分心拖延症进行了解释,随后对战胜拖延症的三种方法,即认知方法、情绪方法和行动方法进行了介绍。
于我而言,对于这些心理学知识和方法的理解吸收,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来进行消化。现在每天的日更,日常工作,突然起来的意外事件打扰,有时疲惫的心情也让任务难以推进。但是,正如山口拓朗在《如何写出一篇文章》里面介绍,我们需要找到写作的开关,克服拖延症,我们也需要找到一个开关。
每天早起,用记事本写下自己的梦境日记,看看自己的计划,当电脑打开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Word,开始修改昨天写的文章,并发表在简书上;当按下自己的手表计时器,当前任务没有完成、设定时间没有到,就不能离开自己的凳子;当自己换上那双跑鞋、戴上蓝牙耳机、打开keep、打开得到APP,五公里便开始了;把练习书法的桌子收拾干净,放上笔墨纸砚,让自己任何时候都容易开始自己的书法;把要看的书放在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学累了就翻翻几页,做做读书笔记;
被拖延症吞噬的时间越多,用于自我实现的时间就越少。利用用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我已经从一个退伍兵成功四跨人大研究生,并通过了托福考试,接下来还有博士申请、读书、写作、跑步、书法的日课。珍惜时间、热爱时间、创造时间,没了拖延,每天时间飞逝,度日如分,身轻如燕,我已能心安酣睡,兴奋早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