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佳音总算红了。
在最近热播的国产剧《长安十二时辰》中,雷佳音饰演不怒自威,黑白通吃的死囚张小敬,和静安司丞李必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
这是雷佳音第一次接拍“正剧”,他之前的角色,不是土匪就是痞子,要么就是出轨的渣男,只有收视,没有口碑,他特别希望有一个雄性内敛的角色。
终于,他等来了“张小敬”。
有人说他很幸运,靠一个好角色翻了身,其实不是。
对于36岁的雷佳音来说,从来没有一夜爆红,所谓大器晚成,全是厚积薄发。
01
“我不是雷大头,但是个刺头儿”
1983年,雷佳音出生在辽宁鞍山。
雷佳音的家庭并不富裕,父亲在国企上班,是一个主任级别的小干部,母亲则下岗在家。
说到母亲下岗,这是全家人的一块心病,小学四年级那年,因为母亲下岗,全家人只能挤在局促的14平米单间里。
虽然经济窘迫,但父母很重视他的教育,从小就送他上当地最好的小学和中学,希望他能出人头地,但雷佳音从来不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小孩。
青年时期,他还没有被人称作“大头”,却是个正儿八经的“刺头儿”。
雷佳音和几个叛逆躁动的哥们儿,组了个“爱情皇帝”的组合,每个人都要起一个带“情”字的外号,雷佳音排行老四,叫“到处留情”。
初中时,班上来了个宁波姑娘,雷佳音一眼就看上了,每天情不自禁地偷瞄人家,还给女孩的座位起名叫“好望角”。他对所有人大声嚷嚷:
“这姑娘是我的,谁也别跟我抢。”
为了追女孩,雷佳音每天殷勤地送她上下学,女孩抵挡不住他的甜蜜攻势,很快就答应了。
一次集体出游,为了陪女孩看日出,雷佳音错过了回学校的时间,两人牵着手走下山,面对着全校1000多人的目光。
后来,他干脆连课都不去上了,弄了个DV跑到学校里,对着女孩们一阵乱拍,有时候又在操场支起酒精炉唰火锅,吆喝着叫人一起吃,酒过三巡,一群人就开始鬼哭狼嚎。
特立独行惯了,难免会有碰一鼻子灰的时候,这不,老师干脆把他早恋的事情告诉了家长。
恋爱没谈成,学也没心思上了,雷佳音的成绩一落千丈,初中没念完就匆匆辍学回了家。
后来,一所艺校来鞍山招模特,雷佳音的妈妈看儿子无所事事,个头也高,就鼓励他去报考。
雷佳音的如意算盘打得更精,既然是招模特的,漂亮女孩肯定多,于是召集了“爱情皇帝”组合,约定好一起报考,顺便泡妞。
在他们拿着报名表排队等待面试时,著名演员吕晓禾在人群中,一眼相中了眉清目秀的雷佳音,当即带着他来到现场表演的考场。
那时的雷佳音,对表演懵懵懂懂,但凭借着自己的表演天赋和天生的喜感,将现场的评委逗得哈哈大笑,吕晓禾当即拍板:孩子,跟我学表演吧。
都说无心插柳柳成荫,原本要学模特的雷佳音,就这样稀里糊涂地敲开了演艺的大门。
02
被嫌弃的差班生雷佳音
出名要趁早,这话是张爱玲说的,但对于雷佳音同样适用。
雷佳音是一个很早就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
上学时,雷佳音就做尽出格事惹人关注,有机会学表演,他自然也是想当金光闪闪的明星的。
但来了艺校之后,雷佳音彻底不淡定了。
学校刚开张,连校舍都没有,是把一家幼儿园改成的教学楼,窗户也是刚装的,下面还漏风,墙壁和地板全是泥灰,学校指望着第一批学生来搞卫生,让他们报到的时候带抹布和小铲刀。
虽然条件恶劣,初来乍到的雷佳音却兴奋得不得了,“到沈阳的第一感觉就是,天怎么那么蓝,终于没人管我了。”
这里多的是像他这样的“问题学生”,学艺也只是个幌子,大家要么在街头晃荡,要么跟人打架,一到晚上,就跟着老师到夜总会走穴演出,日子过得安逸又堕落。
开始还好,时间一长,雷佳音也自觉无趣,以前在学校当渣渣,现在反而想认真学习了。
上学期间,别人每天早上五点多起来练功,他总要比别人早一个小时,其实他资历不算差,但就是比谁都用功。
为了矫正自己的鞍山口音,他跑到电台读广播剧,每次能挣6块钱,然后到饭店点一盘鸡屁股吃,因为也吃不起别的。
沈阳艺校三年,雷佳音每年都是全校第一,毕业时,又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和陈赫、郑恺、江疏影成了同班同学。
用雷佳音自己的话说,直到进入上戏,他才知道什么是表演,才明白自己今后要走怎样的路。
上戏校园,俊男靓女太多,雷佳音的外表谈不上出众,但他也拎得清:
既然帅指望不上,那就磨炼演技吧。
入对了行,还要肯努力,整个大学,雷佳音都在磨炼自己的演技,只要感到脑子里没东西的时候,他就看名著,生生把该看的名著全都看了。
但似乎不管怎么努力,他依旧是个“差班生”。
雷佳音是胡歌的师弟,那时胡歌已凭“仙剑”系列大火,他却还是默默无闻。
班里的同学都很能接广告挣钱,一场演出3万出场费,他却只能坐着火车去很远的地方,在公司年会上表演小品,累死累活挣个2000块。
一些人改变世界,一些人起床后发现世界变了,天平两端左右摇摆的雷佳音,第一次迷失了。
03
“我没有好运气,但一直脚踏实地”
从上戏毕业后,雷佳音去面试过北京人艺,三面剩下7、8个人时,老师问他会不会戏曲。
他想了想,说他能唱一段二人转,结果自然是落选。
面试人艺失败后,他重整旗鼓,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话剧中心,开始了自己磨炼演技的话剧生涯,一演就是五年。
相比影视,话剧对演员的台词功底、临场发挥要求极高,在这种情况下,雷佳音的演技一步步提升,只可惜,依旧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直到2011年,一部《回家的诱惑》横空出世。
在这部现在全是表情包的神剧中,雷佳音饰演一个深情的男人,林品如的哥哥林奕德。
作为现象级剧集,《回家的诱惑》捧红了凌潇肃、秋瓷炫、李彩桦等人,雷佳音虽然没有大火,但好歹在观众面前,混了个脸熟。
第二年,雷佳音终于等到了自己第一次在大银幕上出演男一号的机缘,宁浩的《黄金大劫案》。
据说雷佳音能够出演这部电影,还是徐峥推荐的,历时三个月的拍摄,雷佳音被各种拳打脚踢,身上烙下了几十处伤。
但雷佳音从来没有抱怨半分,他要还徐峥的人情,更要让大家看到一个“演员雷佳音”。
宁浩这样评价雷佳音:他演戏很割裂,既能演小混混,也能演情圣,还能演大好汉,这其实太可贵了。
这部电影备受业内好评,雷佳音还拿了长春电影节的影帝,但这部电影票房惨淡,观众还是不知道你雷佳音是谁。
拿了影帝的雷佳音,事业依旧没有太大起色,接下来的几年,他仿佛水逆一般,参演的电影,一部部都发生了“意外”。
先是2013年,《翻手为云覆手雨》剧组找到雷佳音出演男主吕鹤年,角色从20岁演到50多岁,戏中还有不少老戏骨,但因为另一位男主张默深陷吸毒丑闻,而不得已搁浅;
接着是2014年,雷佳音和姚笛出演《爱情碟中谍》,后来的事情大家也知道,姚笛被卷进和文章的“出轨门”,这部戏同样被阉割了。
雷佳音似乎总是欠了那么点运气,就连好友佟丽娅都说,“雷佳音实在是太背了。”
出演男一号全无下文,演个配角却火得一塌糊涂,接连抽到烂牌的雷佳音,也不免开始怀疑,自己究竟还有没有翻盘的可能。
04
“我不是路人甲乙丙丁,也不做喜剧之王”
雷佳音曾说,我要求不高,40岁成名就可以了。
不知是不是因为少了几分追逐名利的浮躁,34岁那年,他终于等来了《我的前半生》。
在这部剧里,雷佳音给观众展现的,不只是一个出轨的渣男陈俊生,还把背后的无奈和隐忍表达得深入人心。
因为人物塑造得入木三分,雷佳音还获得了一个讨喜的称号,“前夫哥”。
其实雷佳音早已具备了这种能力,在他的剧本里,从来没有小人物小角色,拿到什么演什么,演什么像什么。
《心花路放》里,他是一口一个“我尼玛”的黄毛混混;
《黑暗者2》里,他是承包各种笑点的小保安;
《绣春刀》里,他又变成了略带几分邪气,但重情重义的锦衣卫;
《和平饭店》里,他则是聪明过人、无赖又痞帅的土匪王大顶......
他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出众的相貌,却像一块海绵拼命吸收能量,就等着有朝一日,能有人看到他这些市井形象里的灵魂。
雷佳音彻底红了,关注他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这才发现,相比演技,他的性格更可爱呆萌。
走红毯时,面对镜头,他不断变换姿势,自己把自己逗乐了;
和佟丽娅走红毯时,硬生生走出了一种赶集的感觉;
拍摄杂志时,让他模仿刘昊然吹花瓣,他一吹就看起来智商不太高的样子;
岳云鹏女儿生日,他送了一套3万多片的拼图,还幸灾乐祸地说让她一辈子也拼不完;
别人在机场凹造型时,他穿了条短裤,一双拖鞋套黄色袜子,还自诩时尚时尚最时尚......
最令人捧腹的是他的大头,其头围多少一度是娱乐圈未解之谜,还被网友戏称“三大巨头”。
很多艺人都在卖人设,诸如偶像派,老艺术家,好男人等,雷佳音却从不标榜自己,他没有偶像包袱,一直在真实地做自己。
他从不炒作,也不耍大牌,低调得有点过分,但大家喜欢他,轻而易举把他送上热搜,于是一群人又来看热闹。
他终于不是路人甲乙丙丁了,但也成了半个“喜剧之王”,大家只想看他耍宝,根本不在乎他演技几何。
05
“想争取一个人狠话不多的角色”
雷佳音绝对不是想成为一名“谐星”。
对于综艺节目,他总是很多顾虑,怕整天嘻嘻哈哈的,给自己定了型。
综艺都有剧本,虽然他有把握把观众带进戏里,但他也怕有天,观众一看到他出场就想笑。
总把小人物演得炉火纯青的他,迫切需要一个硬汉角色来一扫过往的喜剧形象。
这个角色,就是张小敬。
其实,最初剧组找雷佳音演的是另一个角色姚汝能,但雷佳音看了剧本后,对敢爱敢恨的张小敬情有独钟。
坦白说,雷佳音没有所谓的英雄情结,他并不向往美国大片里拯救世界的超级英雄,反而是一名父亲带女儿挤地铁会更令他感动。
张小敬就是一个不那么接地气的英雄。他在万年县当了9年的不良帅,维护着一方安宁,但也喜欢和底层的人相处,从暗桩到村妇,再到烟柳女子,都是他的朋友。
为了争取到这个角色,他专门去找导演曹盾。曹盾也没拒绝,而是让他在进组前抽出两个月去培训动作,但他当时在拍电影,只好每天抽出两小时去培训。
雷佳音曾跟曹盾说,你让我来,我就把半条命给你。到了开机,又说是开玩笑,让他别当真。
曹盾回答,你给我,我就拿着。
等到真正开拍,雷佳音才知道,这部戏果然会要他一条命,当时真以为这会是他最后一部戏。
大量高强度的动作戏,他都要自己一个人从头打到尾,再加上导演喜欢用电影里的长镜头,所以很多时候,雷佳音根本不敢停,只能一打到底。
整个拍戏过程,他进了四趟医院,连带着两个替身都休克过,片场每天都往外抬人,到了后来,索性就自己一个人上。
杀青时,动作组专门做了队服,后背是每个动作演员的名字,30多个名字,只有一个演员,就是雷佳音。
动作组的人早已把他当成了他们的一员,这让雷佳音尤其感动,后来还专门在微信群里感谢他们,“感谢各位兄弟护雷佳音周全。”
他的手机屏保都是动物,一开机就看见狼或狮子走在大草原上,他说张小敬最像藏狐。
一张小胖脸,翻着小白眼,看着人畜无害,其实是个狠角色,这不就是雷佳音的真实写照嘛。
06
“不想当巨星,想当个隐士”
徐峥曾对雷佳音说,你应该把自己打开,好的坏的都去承受。
那还是在演《黄金大劫案》时,雷佳音把手机壳换了,上面写着“我不能再低调了”,他卯足了劲儿想红。
但《长安十二时辰》一播出,他火得一塌糊涂,又害怕被虚名所累,“我现在想低调回来了。”
世界向来如此,把一些人拥护着推上神坛,顶礼膜拜,把他塑造成精神领袖,又会在某一日,把他重重摔下,万劫不复。
这是一个造星的年代,也是一个吃人的时代,盛名之下,其实难负,雷佳音又怎会不知?
刚演完《长安十二时辰》时,他坦言自己已经被掏空,再进入下一个角色,不免有些茫然和疲惫。
最好的方式是等待,等待这些声名沉淀,等待大家对他“遗忘”。
不过这种“遗忘”,只是蛰伏,并不是真正的“消失”,毕竟不是流量,离开的时间长了,观众自然也就不记得你了,所以他走两步,还得时不时回来晃一下。
雷佳音不是什么传奇,回顾他的成名经历,更多的是普通人通过自己努力,进阶成优质偶像的过程。
大家不会去追捧太遥不可及的东西,所以被标签化了的雷佳音就成了一个符号,大家能在他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也便牢牢记住了他。
低调的他,微博粉丝近千万,动不动就上热搜,但他从来不整幺蛾子,一直对演戏怀有敬畏之心。
他几乎从来不参加综艺,尽管那是最轻松、最圈粉、也是来钱最快的方式。
今年,雷佳音参加了《极限挑战》的录制,还是为了还老东家上海卫视的人情才录的,但没几期就不录了。
在综艺上嘻嘻哈哈不是他的风格,如果仔细了解他,你会发现,只要聊到表演,他会认真得像个小孩。
《月亮与六便士》里有句话:
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见了月光。
以前他总说,当你错过了5个跨年演唱会,3台春晚,30个综艺节目时,那就沉稳地做个表演艺术家吧。
大家都吹捧张小敬,他也不骄傲,只淡淡一句:
你看张小敬累成这样,拯救长安浑身是伤,咱是不是也应该每天起床努力工作好好活着?如果能给观众带来这种东西就行。
这也是我最佩服雷佳音的地方,他有才有名,但比谁都笃定踏实,颇有几分“大隐隐于市”的侠客姿态。
在这个大家都拼命向前跑的年代,能够主动慢下来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作者:黄鲁植,高冷摩羯座,规则卫道士,北上广佛系青年,热衷研究心理学、经济学和淘宝美学。来源 | 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