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了,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主张,不能样样都依赖自己的孩子,
幼崽长大独立后和母兽的感情自然就断了,这是动物的本性。
人,也就是一动物而已,不要把人性想得太高,不要要求太高。确实是这样,
现在社会,收入很不平衡,多数年轻人压力大,供房供车养孩子,互相攀比也比较强。
单房子一项,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来。现在流行一句话,钱不到最后不松手,听起来是老年人一种自我保护
比如说你手里有20万元存款等着养老,子女要买房差20万,你拿出来,子女就能买房,不拿出来三到五年孩子买不起房,房价降还好,要再涨呢?难不难?拿了自己两手空空朝夕不保,不拿永远得罪了子女。
做为老人,最关键的是要做到公平,不要因为某一个孩子经济条件差而偏心,那样受到照顾的那一个觉得理所当然,而没受到照顾的那几个会心生怨恨。
有钱的会自己主动帮助没钱的,心甘情愿,这样比老人偏心强多了,会达到同样的效果。
人老了更需要有钱有存款,没有这些才会给儿女增加负担,有存款有退休金才能给自己生活有保障,而且存款必须自己掌握……
可中国的老人往往有偏心眼古训不能忘,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了,“亲生仔不敌裤头钱”,人老了没几个钱防身,那是很被动的啊。
很多人都认为什么问题都可以用钱来解决,没有钱不能解决的问题。只要有钱就会解决任何问题。
很多人还会因为钱非常烦恼,负担和压力都是因为钱的问题。
人家说,“有存款或有退休金,应该高兴又快乐,可金色小区的杨大娘。她逐步发现自己老了,自己有退休金和存款,却成了一种烦恼和负担。我们来看看她的故事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大娘辛酸故事。
我今年75岁了,我和老公都是农村大山里人,我们生下的三个孩子都是男孩。
改革开放时,我们夫妻两人进城市打工,老公是一名小工头,我就在附近厂里打工。一家人吃苦受罪,工资也不高,虽然收入不富裕,但是一家人其乐融融,日子却十分温馨,对于这样的生活,两人非常知足。
一干就是几十年。老家里的房子倒了也没有装修,一晃我们老了,孩子也陆续安家立业了。我们夫妻两人先后退休,领退休金了,盼望过上幸福的夕阳红。
心想往后的日子都是一片坦途,没有想到另外一种艰难的生活却开始了。
老大老二他们结婚后都需要在城里买房子,他们虽然在外面打工赚钱,但是我们的支持才能买下房子,于是我们各拿30万支持老大老二买好了房子。
老三结婚的晚,我们再也没钱了,老家的所有财产卖掉才凑够12万给老三结婚用。付出所有都是老人不可推却的责任。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把三个儿子的婚事大事解决了,再也没有心里的压力了让他们自己努力打拼。蛮以为我们的事情已经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应该好好享清福了。
老头子还经常和我嬉笑说:“奋斗了几十年,我们终于解放了;撑撑手,弯弯腰,跑一跑,跳一跳,闲时公园去跳舞,开开心心过好自己的夕阳红。
话是这么说,但没过多久,退休后闲不住的老伴又想去多赚点钱,给自己改善生活,万一孩子以后需要钱也可以支持他们一下,于是他又托人打听,终于在一家社区里找到一份适合他的工作,每个月有2800块。2800元够两人的日常开销。
两个人算了一笔账,两人的退休金就有7000块钱。可以全部存起来,有钱存银行心里乐开花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使不完的劲。
和老伴也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舍得花钱买高档的衣服,化妆品,还是过了一段非常阔气幸福的好日子。
可这样的日子没有过上几年。老伴意外查出来就是晚期肺癌,不到三年离开我而去。
自从老伴离开我后,不知道那段痛苦的日子怎么过来的,昏天黑地,昏昏浩浩,所过的日子都是十分悲痛。生活无精打采。
那时候,我经常整宿地睡不着觉,每天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胃口差,身体很胸闷,不是头昏,就是头痛,不是这里不好就是那里不好。情绪非常低落,见谁都烦。
养老问题该怎么解决。怎么才能度过晚年余晖呢。
老头子在的时候都是老伴掌握经济大权,大凡小事从来不操心,依赖性特别强,自从他走以后方寸大乱,怎么养老才是最好的方式。经过深思熟虑:“还是和儿子他们一起生活,度过晚年的幸福吧”。
初八的一个晚上,通知三个孩子吃腊八稀饭,开门见山地商量着我的事情。征求三个孩子的意见时,他们异口同声:“轮流给我养老。一人半年或者一年都可以,我听了孩子们的安排非常欣慰,可存款和我的养老金三个孩子却持不同的意见,很难圆满解决这件事情。
老伴健康是我们银行里存了70万。老伴生病,治病到最后去世都没有给孩子要一分钱,存款还剩12万。
我想:“把这笔钱给老三。当初他比两个哥哥整整少了18万元,一碗水要端平。这笔钱作为对老三的补偿。
老大,老二却反对:“三弟是上门女婿。照理说12万块就足够了,用不着再补了。当年我们要结婚,必须要在城里买房子,父母支持我们才能娶到老婆。”
弟弟是上门女婿,经济殷实又不差这几个钱,弟嫂早就买好房子,理解两个哥哥的难处。剩下的12 万存款三人平均分配比较合理。”
我想老三家庭经济确实比较好,如今老大老二还在还房贷。也可能是老三怕得罪两个哥哥,也不差这点钱。对于存款如何分配,没有人继续往下说。
在谈到退休金时,三个人又表示了不同的意见。老大说:“母亲轮流转到谁家,就把这笔退休金给谁,可老三反对,“妈妈的养老金应该自己把握,该谁养谁付出。妈妈的退休金有什么意外拿来应急的。如果非要逼妈妈拿出退休金。母亲只要拿出600块钱足够了,剩下的退休金由妈妈自由分配,自由掌管。”
可是老二说:“老妈现在存钱来干嘛?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们三个儿子直接付款”
老三本来话就少,只好撇撇嘴。没有继续说下去。
老大又站起来说:“其实母亲,不一定每家都愿意去,搬来搬去也是一种麻烦,应该让妈妈体验一下儿子家的生活。哪一个孩子对他好,想在谁家生活,我们都可以尊敬她,如果她喜欢哪一个孩子,就长久在他家生活下去,退休金直接给他”
老大继续说:“我会把这笔钱管好,母亲到时候想到谁家生活我都会把母亲的退休卡钱给他,会做一个详细笔录。给大家一个清清楚楚的账单”
老二说:养老金应该由母亲保管。我们没有考虑要花这笔退休款。退休金放在你那里,万一老妈的钱款被你滥用了怎么办?你小儿子想买一套房,又缺钱。万一这笔钱你拿去买房了怎么办?所以坚决不同意把退休卡放在你那里”。
三个孩子三种不同的意见,为了存款和我的退休卡,闹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谁也说服不了谁,到最后没有达成任何协议。
看着三个孩子的不同意见。心里不是滋味,为了存款和退休金,一点小钱,只顾自己的利益,没有考虑过母亲的感受,难道这笔钱就成了一块烫手山芋,我不知道这笔钱应该如何处理,要是老伴还在多好。想起老伴失声痛哭。
对此我还请教社区领导,他们的三个舅舅,亲朋好友建议最后我决定:“养老金还是在我手里,谁也不给,以便自己有三长两短拿出来应急,”。
对于我的养老问题,征求我的意见,我说:“想到谁家住就在谁家住,钱与不给钱,我自己出决定。
平时谁愿意来看我,出钱给他们买礼物。买好吃的东西。工资卡在我手里,是最保险和最安全,
为了预防万一,把钱分成三份,由他们三个人给我保管。以后我有什么意外都可以让他们拿出来。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以便打碎了再也没有退路。”
养老好心累,钱和退休金争论成这样,如果我没有存款和退休金,他们能给我尽孝和养老,给我晚年幸福吗?度过美好的夕阳红吗?
不敢继续想下去,人生在世,难得糊涂。就这样糊涂的,继续过自己的老年生活吧。
小编最后的话题
亲戚之间没有涉及到经济利益时都会俗套,很客气,一旦涉及金钱时,都会优先考虑自己的经济利益,或者为了金钱反目成仇。甚至为了自己的利益,还会不择手段,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让人心寒。
所以小编觉得:“人老还是要有主动权,最好留住钱款,存款和退休金牢牢把握住,才有最安全感,一旦失去了钱财,往往处于被动。
一旦把钱给了孩子,不容易拿回来。虽然钱不是万能的,但是离不开钱,没钱寸步难行,一切都需要钱才能解决问题。所以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养老钱掌握好。钱才能保证以后的晚年幸福。家庭是和睦的保障。
老人要尽力把自己照顾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身体最好不要拖累子女,也不要拖累子女的经济 。有足够的钱,对于自己的养老和医保都有保障,晚年幸福才会有安全感。
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不能一味地把金钱看得太重而忽视了亲情。
幸福来自于你爱别人,别人爱你,别人不爱你,你也不强求。至亲成了算计和交易,是人性泯灭的体现。
作为子女,无论父母有没有退休金,都要尽自己的努力让他们安度晚年,没钱,有爱和关心,一碗饭、一杯水,一段情,仅此而己。
自己的钱抓紧了,等不能动需要照顾的时候孩子愿意照顾是好事,不愿意照顾孩子还有钱可以请保姆……
多子女的老人,一定不能偏心,都说十指也有长短,有时候偏心一二,在所难免,但一定要不能偏得太厉害。但一定要不能偏得太厉害。
不管是父母,还是子女,都不能一味地把金钱看得太重,而忽视了亲情。有些血缘上的关系,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宝贵财富。
无论是谁都要记住,家永远最重要,伤什么也别伤害家人,丢什么,也别丢了亲情,再多的金钱也不如亲情的温暖,再好的誓言,也不如家庭的陪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