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下班时,办公室里的小赵讲起昨天晚上与女儿一起包饺子的故事。晓芳听了,心中一动,自己也很长时间没有吃饺子了。
现在正是秋季大白菜上市的时候,绿色的叶子鲜翠欲滴,白色的帮子水嫩多汁,散发着清新的味道。洗干净后,细细地切了,再和上猪肉馅儿,必定是十分的美味。晓芳仿佛闻到了饺子的香味,她马上决定,今晚自己家里也要包饺子。
连日来猪肉已经涨价,小芳来到超市,老板娘说,今天猪肉每斤三十五元。
老板边称肉边说:“我的小店是去年这时候刚开的,我记得清清楚楚,去年九块九!”
价格飞涨的猪肉也阻挡不了想包饺子的晓芳,她买了三十元的猪肉,又挑了两颗大白菜。
回到家,她的对象老王也刚好下班,两人一起忙活起来。
老王看着白菜和肉馅,问道:“叫那两家一起来吃饺子吧?”
晓芳知道他说得是谁家,一个是弟弟家,一个是姐姐家,他们住得都很近。晓芳拿起电话,熟练按键,电话依次接通后,两家都是毫不犹豫就同意了。
老王开始切菜,晓芳拿盆去和面。挖面时,晓芳想起小时候吃饺子,家里人多,每次备料都是一大盆菜,揉一个很大很大的面团。现在过日子,像她这个年龄的,家里一般是独生子女,一家三口的比较多,包饺子时,一个小小的盆,一团小小的面就够一家人吃了。
今年晓芳的女儿读大学,去年哥哥家的小侄女读大学,前年姐姐家的大外甥考了大学,不过姐姐家还有一个十岁的二宝。这个二宝如今很受宠,不仅是爸爸妈妈的宝贝,在这几个膝下寂寞的亲戚里也成为了香菜饽饽。三家加起来,也不过七个人,还抵不上小时候多子女家庭,孩子们吵吵闹闹的一家子。
门铃响了,弟弟和弟妹一家来了。过了一会儿,姐夫带着小外甥也过来了。姐姐没有来,她今天晚上值夜班。
小外甥今年十岁,扎着马尾巴,穿着黄色的校服。她进门后,也不顾得说笑,转身去书房,安安静静地做起了作业。
菜馅调好了,晓芳揉面、切剂子,弟弟擀皮儿,弟妹包饺子,大家一边忙活,一边说笑,白白胖胖的饺子很快摆满了两个箅子。
老王添水点火,开始煮饺子,不一会儿,热腾腾的饺子就煮好了,胀鼓鼓的象一只只小白鹅。
桌上已经摆放了各种小菜,有醋汁姜丝松花蛋、腌青萝卜、大葱蘸酱、辣白菜、大虾仁,都是方便简单的菜肴。
三个男人打开了三瓶青岛啤酒,每人手把一,酒兴浓浓。大家一边品尝着饺子,一边聊着近来的热点时事。
两个箅子的饺子,最后只剩下一盘。晓芳笑着说:“今晚饺子好吃吧?你们要是不来,我们家晚上老凑合着吃饭。现在的晚饭,要是有孩子的,炒菜做饭也带劲,家长不知不觉也跟着吃得多了。还有像我们这样孩子不在家的,下班回来吃点水果,喝点稀饭就打发一顿,说是减肥养生。今天晚上咱三家凑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大家吃得都不少,也不怕长肉了。”晓芳的话把大家都说笑了。
我身边很多人,在买楼的时候,都考虑兄弟姐妹们尽量靠近,甚至买在同一个小区,方便彼此照顾交流。
小时候,乡土社会,一个村里左邻右舍互相串门,彼此熟悉。现在城市里楼上楼下几乎不登门,邻居见面也不过是点头之交,亲兄妹或者是亲戚之间的兄妹买楼做邻居便也成为一股小潮流。
当孩子们外出求学、上班,甚至在大城市成家立业,爸爸妈妈们就可以凑在一起吃饭谈心,拼家生活。如果玩够了,各回各家,既有独立的空间又有密切的交往。
人是社会性动物,喜欢群居,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气。
人到中年,拼个家吧,不知你是否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