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日更最苦恼的不是内在的斗争,不是懒惰与自律的辩论,是坐在桌前泡好茶调整好气息时,你发现大脑空空,就像面前屏幕的米白色一样,好像一双茫然空洞的眼睛凝望着你。是开车、跑步、逛街时候眉飞色舞,灵感层出不穷,等你凝神想要记录下来,却发现它早已遁迹,无处可寻。这种让人哽咽窒息的状态困扰了我好久。不知道正在阅读的你有没有遇到过,如果写作的路上大家会碰到各种妖魔鬼怪,那么此时此刻我要降服的妖怪就叫灵感。
“灵感也能叫妖怪,应该是你要供奉的神仙吧,按照惯例神仙要请的。”有个细细的声音从远处传来。
不妥不妥,我的灵感与别人的不一样,它是走魔道的。
主意打定,我便寻思着降服的法子。我是这样计划的:
(1)提高警觉力,一旦觉察灵感出现的时候主观上强化记忆,条件具备,就用手机记录下来,做到不拉蛛丝马迹,这叫按图索骥法。
(2)每天抽个3到5分钟时间让身体进入冥想状态,等候灵感的出现,这叫守株待兔法。
(3)每周把碎片记录归纳整理一次,清空垃圾箱,找出里面有兴趣、有价值的内容作为日更的备用题目或提纲留存。这叫去伪存真法。
(4)除去以上若是还碰到大脑空白情况,就在日常的阅读中,抽取感兴趣的主题,并给自己设定问题,如果同样的题材我要如何思考?这叫瓮中捉鳖。
按照我编制的降魔纲要实施一段时间后,果然效率提高了。至少那种面对屏幕抓耳挠腮,内心哽噎无望感再也没有出现过。每天日更工作布排的充实紧张,看着一天天字数的堆积翻滚,内心里的小确幸抑制不住的躁动。
然而好景不长,新的苦恼又出现了。你发现那些日更点击率不高,获赞也不多。原来自给自足的小确幸慢慢也远离了。先从作品本身找原因吧!我随机翻看了几篇日更,那感觉似乎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奇怪了,怎么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同样的内容过去的我和现在的我居然给出了截然相反的感官评价。
痛定思痛,我正视现实开始找原因。我总结其一,文字技能掌握不熟练,有些好灵感让我描述的寡淡无味,可读性差;其二思考角度太单一,没有深度;其三观点对主题的支持度差,感性的口号居多,理性的阐述不够。总之就是故事性、逻辑缜密性和文章的层次感不足。就像大街上粗制滥造的赝品,远远看上去貌似经典的存在,近距离观察原来是东施效颦。
原来我之前的降魔纲要只是抓住了灵感的尾巴,这一次我要织一张更结实的网,我愤愤的想着。
降魔得要知道魔的藏身之所,它来无影去无踪,忽大忽小,忽明忽暗,似乎可以化身万物,又咻的隐匿不见。机智起来完全就是一个腹黑的帝王,不容质疑;顽皮起来又像个做了坏事的孩子,纯真无邪的脸上若隐若现的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这种遭遇简直让我抓狂到自我怀疑,这个灵感到底是否真实的存在?
有道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我平复了一下自己的情绪,冷峻的脸上挂起了一丝淡定的微笑。既然世代的网民(文人墨客)无不追随于它,它必定是真实存在的。唯有精湛技艺、踏实创作,反复磨炼才能抵达圣殿一睹真容。
我的捉迷藏进阶之旅刚刚开始。后续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