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送母亲出行,当那扇门锁上之时,我突然真真切切理解到《目送》里的感觉。稍有不同的是,她的背影不用告诉我不必追,我本身也不会追上去。 我想,是不是人越长越大,步子越跨越小?那种内心了然的离别,却也着实伤人。
记得母亲回来那天,我与姐姐正在屋里看电视,明明知道她今天会回来,这信息轰炸的时代,总让我难辨真假。忽地门铃响起,门一开,是张许久未见的脸孔。是母亲回来了。没有那种期待的惊喜和愉悦,就像是平日下班回家的一种错觉,想了想,恍然隔世也夸张了些,但也有这么些个意思。母亲很忙,自从外公去世后,她就彻底没了爹妈,她变了很多。那段时间正值叛逆期,我总觉得她不爱我们这个家,明明如此温馨的家却变得支离破碎。可后来我好像有点理解她了,我的妈妈没有了爸爸妈妈,她没了安全感,只有忙碌才能证明她那颗温热的心脏还在跳动。我的母亲只有一个小家了,她想让这个经济拮据的家庭越来越好,她想让自己有个不愁吃喝的晚年。所以她拼命工作,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脾气越来越差,家里和气的交流越来越少。一家四口,身处四个地方,总是打开关上四扇不同的门,好不容易只剩一道门了,门里面的世界,阳光也不见得有多温暖。我只希望我们家能有着表面的和谐,同时我又极度伤感,我对这个我曾经一度想回却回不去的地方没有了期望。我想,是不是人越长越大,期望却越来越小?怪不得我如此畏惧成长。
时间就像根鞭子,管你愿不愿意,都无情地抽打在人们身上,逼迫着我们前行。所以,大年初三,母亲又有很长一段时间看不见这扇门。临出门时,我们询问她东西是否带起,要不要再拿一个苹果,她也三番五次检查着背包,她的记性着实不好,嫌苹果又凉又重,不愿意拿也不愿意吃。父亲拖着箱子,准备送母亲到车站,而我和姐姐就止步于门前,说了几句再见之后,便头也不回。果然,关于离别时,是走的人更难过,还是送的人更难过的问题,答案应该是看见背影的那个人最难过。或许我算不上难过,就是一种怅然的感觉,那种酸酸的感觉都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我想,是不是人越长越大,感触越来越深,感觉却越来越淡?这样也好,人呐,不能太情绪化。
过不了几天,我也要关上这扇门,这空空的屋子将更显寂寥。开一屋灰尘,关上一屋阳光的飞絮,之后,我又要再去开另一屋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