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师做的工作不是个新东西,但是这个名词是这两年才开始普及开来的,并且还出现了不少的变种。特别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对于优化师的技能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现在大家一般说优化师,大多指的是信息流优化师。早些年的时候,新人出去面试,你看到的可能是新媒体运营,广告运营,广告投放等字眼。当然,这些说法到现在还是有,在乙方大家一般说起来还是说“我家运营很棒”,甲方说的是“我们投放投的好”,媒体那边后来就出了个高大上的名字“广告优化师”。当然,这个名字到现在又有些变化,主要也是因为前两年范冰大大的书又被挖出来了,部分媒体和甲方,又开始把优化师定位为增长营销。这一点大家通过招聘网上的一些信息就能看得出来。
当然,这些名称的变化背后,都是因为对于能力要求的变化。在比较早期的时候,行业信息比较少,这个产业存在很多黑灰地带,一般都属于闷声发大财的阶段。接触海外比较早的,有转头回来做的。也有些是误打误撞进去的,毕竟这个岗位早期对人员招聘要求的门槛也非常低。
就拿早期的广告运营或者媒体运营来说,那个阶段对于入门来说,你都不需要懂什么广告竞价的机制原理,稍微了解下互联网平台,对营销有基础的认识就能入门。毕竟也没有哪门课教你怎么操作广告后台。所以你看行业,五花八门各种专业的人都会有。乙方一般叫运营也比较好理解,因为优化师本身工作内容比较杂,除了对产品流量平台的理解,还要对整个环节中的各个步骤进行优化。
至于说入门,选择代理还是甲方好,其实还是取决于你的需求。宽泛来说这个岗位,在媒体、代理、甲方接触的东西都会有所区别。
媒体侧:在媒体方,初级一般是服务于媒体的直营客户,也就是跟大部分初级优化师类似,主要是操作账户以及优化投放的一个漏斗流程。往后可以选择讲师的路线,以及客户运营的路线,即从账户操作中解放出来,为代理或者甲方进行培训或者信息服务。在媒体侧比较好的就是可以接触到内部最新的一些信息和工具,这个是天然优势。其次还可以接触到不少客户资源。当然,还有就是近来新出现的增长类的工作,把投放本身抽象出来,进行工具化自动化。
代理侧:代理方一般会比较好入门。主要是因为薪资构成,对于甲方项目制和媒体方来说,代理薪资一般是底薪加提成,这就导致大多时候底薪上相对会比较低,代理收入还是主要吃返点的。并不是说代理薪资就低,毕竟做的优秀的人提成也会有很多。但是底薪低这一点,就导致有经验的优化师很多都会跳出来,于是就只能不断招新人。代理方来说,主要优势就是能接触到许多不同的客户,做的项目内容也会不同,在经验上可以快速积累和试错。一般而言,代理受制于媒体,毕竟这是流量爸爸,在甲方面前也相对弱势,这个是金主爸爸。不过只要这个中间商做的好,消耗够大,媒体就会给你暗送秋波,效果够好,甲方也不得不跪下来求你,谁叫自家的不行。后续的发展,留在内部的就是直线上的发展,往外可以选择去甲方或者媒体,选择上还是比较自由多向,不会像甲方一样受限于某一个行业方向。当然,还有不少“哥伦布”选择自己出去做“二代”或者自投,见多了甲方发财也知道代理怎么个赚钱法,手上有客户资源,这个很好理解。
甲方侧:甲方这边简单理解,小点的靠代理,大点的直接问候媒体。一般是在市场部门或者某个项目组内。甲方招聘一般要求有经验的,初始薪资也会相对较高。但是压力也会比较大,乙方考核消耗,甲方一般看roi,或者某一个关键指标。由于工作内容决定,甲方优化师一般对于某一个领域的优化工作会更加专精。垂直往上一般是往项目负责人发展,作为金主在资源上也会相对有优势,垂直领域上的视野也会更加长远。
总的来说,没有说去哪一方是最好的,主要取决于你现阶段的能力和目标需求,往后的发展都比较多元。如果非要一个选择,可以直接选择去媒体,毕竟大本营。如果进不了媒体,常规的发展路线也可以是代理>甲方>媒体。当然,这条路径是往外扩张,如果内部上升空间发展好,就不需要考虑这点。主要代理好入门,能接触更多行业,但是随着政策和技术发展,这个提成波动会非常大。锻炼好后,选择好自己想去的行业可以去甲方,专精一条路线,吃透,项目收入不会低,不过行业波动如果撞上了,甲方也会很难受。媒体大本营就不多说了,体量摆在那里。
你也不可能一直只想做个投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