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每月书单输出的方式有一个妙处,会让你发觉时间过得飞快,还没做成什么事情,还没扎实读两本好书,一个月又要过去了。
虽然时间对每个人是一样的,但是不同年龄不同心境对时间的感受有巨大的偏差。
5岁的多仔,过去的一年是他已经度过人生的20%;已到而立之年的我们,过去的一年是我们已经度过人生的3%。
年纪越大越觉得时间过得飞快,除了以仪式化的方式进行记录,体验和尝试新事物也能提高时间密度。
感叹后进入本月书单梳理PART:
六顶思考帽
以前就听过这本思考逻辑书,但手头的书单太多,11月初去参加拆书帮年会,有几位大咖提到这本书,且在节目表演环节有分舵进行了六顶思考帽的创意展示,于是将这本书提上阅读计划。
一本小册子,通俗简单,可操作性强,站在我的角度思考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什么价值:
1、思考最大的障碍在于混乱。这本书能够在(信息多造成的混乱、自身紧张造成的混乱、人多嘴杂造成的混乱)混乱的时候提供一个全面思考的框架,以颜色识别形象化记住不同思考角度。
2、突破个体思维的局限。我们常常会陷入思维定式,比如有些人做事全凭感觉、有些人永远积极乐观、有些人谨慎小心……很难遇到一个问题能考虑全面,那么这六顶不同思考角度的帽子就能提醒我们进行平行思考,不要陷入一两个思考的死胡同中。
3、创造更多答案。按照六顶思考帽的方式刻意腾出一段时间来进行某一方向的思考,能够给到我们不同的答案,而不是等待着问题答案的自动降临。
4、优化团队讨论进程。团队开会特别耗费精力,因为大家都是从自身习惯的思维或者趋利的角度去阐释问题,结果就是A在说信息,B在说机会,C在说风险难度,D在表达情绪。用六顶思考帽的方式可以大大化解这种冲突的发生,让大家劲往一处使,一个时间段统一用一顶思考帽,加速了讨论进程。
5、决策。有了六顶思考帽来处理问题,就像我们开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通过标出各条道路的信息、状况、人为因素等,最后很容易选出最佳路线。在所有信息、要素集中呈现出来,可能不需要选择,答案已经浮出水面。
6、拆书的价值。这种思考方式无论是对个人思考质量还是团队共创很有帮助,暂定将这本书作为1月个人主题拆书的书目,相信现场演绎和互动效果会很赞。难点是,没有构思出一个较好的现场运用场景,以及片段内容之间的呈现逻辑暂无思路。
推荐大家读一读,从事实、情感、负面、正面、创新以及全局六个方面来拓宽自己的思考角度。
Answer人生:生涯咨询师手记
我也算是一位持证未上岗的生涯规划师,尤其咨询这个行业,需要积累大量的案例和经验,那么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有发言权。
这本书是生涯导师、生涯发展专家赵昂老师的专栏合集,以职业生涯发展为主线,将涉及职场适应、职业发展、转行跳槽、人际处理、生涯平衡等生涯各个阶段的问题案例串在一起,30个真实的咨询案例,观察别人的案例,回味专家的梳理,对照反思,丰富个人生涯经验。
这本书很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厘清了大众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生涯咨询的误解或者说是片面解读。
职业生涯规划,本应是生涯规划,冠了一个“职业”,就是为了取悦一些人的。总有些人关注工作胜过生活,总有些人把职业生涯当做了生命的全部。
所以,职业生涯比生涯更容易理解,也似乎更有市场。
然而,我们是不能回避生涯话题的。就像我们不能回避职业之外的家庭生活、兴趣爱好、人际关系一样,我们也不能回避从生涯的角度来看自己的成长。
职业是舟,生涯载之。
职业生涯只是我们生涯当中的一段路程,现在针对青少年、中老年都有生涯规划并且应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有机会却不知道怎么走的年龄阶段,有前辈指引我们;我们在碌碌一生卸下戎装,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专业人士帮忙梳理和引导,这些都应该是生涯规划涉及的范围。
又比如看上去高大上的咨询行业,他是这样定义的,说到生涯咨询,无外乎就是对一些常见职业生涯中的困惑运用一个系统化的思考和多维度的视角,逐步进行梳理和澄清的过程。
咨询师引导来询者的体验就像是咨询师驾驶着飞机,带着来询者勘察地形,在来询者视力能及的范围内,升空高度不断拉高,再拉高。直到来询者忽然感觉到,这就是我喜欢的风景了,目标也就大致确定了。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思考框架,我们也可以进行自我对话,逐步问询、梳理、探寻,因为没有谁比自己更了解自己。
虽然生涯规划不等同于职业生涯规划,但整本书里30位来询者咨询的都是职业问题。整本书读起来比较轻松,对咨询感兴趣或者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困惑的,可以翻一翻。
儿童时间管理训练手册
这本书是每月给多仔挑选的博鸟绘本里,顺带了一本给自己读读。首先再次推荐博鸟绘本这个平台,之前在朋友圈推荐过,博鸟绘本是针对10岁以内的幼童阅读租借平台,书籍种类、出版社都有很多选择,直接微信小程序搜索就可以。
因为是书单稿,就不偏题多讲啦。
这本书提到了一套针对学龄儿童很好的时间管理工具,简称“三表一录”。
A 红星表(具体应用有三张表)
1、记录行为标准及对应红星奖励
2、每日关键行为时间及红星记录表
3、每周红星汇总表
B 时间表:一周作息时间表
C 礼物表:礼物价格(红星兑换)表
所谓的一录“美言录”,我认为没有必要记录下来,可以作为家长鼓励孩子的一种思路,从“见-感-行”三个角度着手,
首先,我看到了什么,“妈妈一进门看见玩具收拾的整整齐齐”
其次,我的感受如何,“妈妈觉得很开心”
最后,具体描述行为细节或是引导孩子自己说出,“你把大玩具和小玩具都分开,并且放在不同的盒子里”/“你是怎么做到的啊”
关于上面提到的“三表”,联想到我以前在督促多仔养成刷牙习惯时,用了一个低阶版本的时间管理方法。很简单,每天睡前刷牙,奖励一张贴贴纸,并且自己选图案贴在洗漱间的门上,9-20个不同的格子,贴完后相当于集齐一张可以买玩具的兑换卡。至于为什么是9-20个,全凭妈妈个人喜好,信手画一个图案,能装几个格子就画几个(哈哈,就是这么随意和任性)。
现在这个方法已经很久没用了,因为多仔已经固定了睡前刷牙的习惯,但脑海中依然有很多画面:多仔蹲在角落精心选贴纸,踮起脚尖举高小手只能贴在下方的格子处,偶尔趁我不注意多贴一张抖机灵……
虽然现在还不需要和多仔用到这么复杂的时间管理,但是想想未来一两年进入小学,早餐如何解决、家庭作业如何养成好习惯等,我倒是挺期待实践出一套我们自己适用的小工具。
这个月的阅读密度不高,下个月重拾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