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
【译文】 不清楚各诸侯国企图的人,不能参与外交,不熟悉山林、险阻、沼泽等地形及其运用原则的人,不能领军作战;不用向导的人,得不到有利的地形,类似这四五个方面的事,有一个方面不知道,就不能算霸王的军队。所谓霸王的军队,攻伐大国,迅猛得使敌国无法及时调动民众与集结军队;兵威指向敌人,那么敌人的外交就无法成功。
【感悟】
这段文字也跟前面几篇的文字有许多相似之处,充分显示了这部分内容的重要性。这几个方面要特别引起重视。
一、地形是死的,人对地形的认知是活的
山川地形千百年来都是一样的,但是不同时代的将领对山川地形认识却各不相同,交战双方的将领对地形的熟悉程度和运用各不相同。善于打胜仗的将领,除了在地图上熟知地形,往往还要带领部下亲自到现场去熟悉地形,还要在沙盘上无数次的模拟双方的交战情形,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利用的地形,以取得战争的胜利。
二、充分利用向导的作用
向导长期生活在这一片土地上,对当地山川地形的熟悉程度就比主将要清楚得多,特别是那种比较险峻的地方,除了大家知道的道路之外,当地人还知道一些近路险路,有的路可能连敌人都不知道,在关键时刻走这些路可以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比如三国时期邓艾奇袭成都,就是找向导带领走的一条不为人知的险路小路。
三、地形还要借助外交的力量
《西游记》这部小说虽然是一部神魔小说,是其中斩妖除魔的过程,却是有兵法的思想,遇到比较强大的妖怪孙悟空总是事先侦查地形,打听清楚敌人的情况,自己实在打不过,就用外交手段请来他的主人和他的后台来降服他,这就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的思想。在《西游记》的前半部分,他们仅凭自己的力量处处受挫,后来他们利用外交的力量降妖除魔就顺畅得多,天上地下各路神仙不看僧面看佛面,都愿意发挥他们各自所长帮助他们师徒四人。同时也让他们感觉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让他们真正体会到了天上地下的各种人情世故,在斗争之中铲除了妖魔鬼怪,帮助了别人,修炼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