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近千名的微信好友中,按年龄来排序的话,70多岁的张老师无疑是我最老的一位好友。
与张老师成为微信好友是最近的事,这缘起于我儿子。因为我儿子的数学成绩在低位徘徊,随着中考日期不断迫近,如果儿子的数学成绩再不从低位拉升起来,就有考不上高中的危险,全家人为此急得团团转。
于是我岳父向他的老友张老师求助。他们俩的友谊可是货真价实的“老”,两人的友谊起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那时,意气风发的他们俩同为支援山区建设的知识分子,一起被分配到山区工作,同吃同住同工作,共甘共苦共哀乐,磨炼多年之后,才各自凭着一身真本领陆续调到福州工作,彼此结下了“患难与共,肝胆相照”的深情厚谊。
张老师如今的身份是退休高级教师,他身材高大,越过1.7米线身高的我,和他说话还得仰起头来。虽年近耄耋,体型仍保持良好,身板硬朗刚挺,健硕利落,没有一丝赘肉,说话声音洪亮,风趣幽默,声速不徐不疾,如同朗读般,声声入耳,如沐在春风里,使人精神陡然为之愉悦集中。国字脸上的鼻直口阔,眉目清朗,满头银发妥帖地呈三七分开,愈发显得文质儒雅,神采超然。
原来我与张老师见过几次面,每次只是礼貌性地寒暄几句而已,没有作过深入接触交谈,所以对他了解并不多。因为那时,他都是在与我岳父热聊,作为晚辈的我,不敢插嘴打断他们。
张老师与数学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所以便爽快地承接了我儿子这单“业务”。说好每周六上午给我儿子辅导功课。
可是他住在仓山区,我们住在鼓楼区,中间隔着一个台江区,路途不仅遥远,且都是主城区,交通拥塞,来往很耗时间。他年纪这么大,又是义务教学,本该我们登门求教才是。但张老师却坚持要上门“服务”,他说,现在孩子学习任务重,时间宝贵,不要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路上,他反正退休了,耗得起时间,还是他过来。
为了让张老师顺利上到我家门,第一个周六早上,我按图索骥到他家接他,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他住的是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老旧小区,四周被新楼盘包围着,没有花园等高大上设施,入户当然也没有电梯。虽然他家只在四楼,但对习惯于乘电梯的我来说,爬一趟也是件辛苦事,而对于他这样年近耄耋的老人来说,一天到晚上下爬几次更是够呛的了。
据我岳父说,张老师不仅职称高,还是名师,在学校里长期担任教研部主任,很多学校和机构想挖他,他不为所动。他一退休,私立学校和培训机构如蜂群般朝他拥去,开出高薪聘请他,还有许多家长花重金登门向他求教,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对此,我感到很诧异,他为何如此超然,视金钱如粪土,攀上名校、机构的高枝或养几头“小猪(私教学生)”,换套豪宅不是件很享受的事吗?当下社会,有多少人做梦都在想着这样的好事呢!
面对我的疑惑,张老师说,受聘名校和机构也好,当私教“养小猪”也罢,都是件拿人钱财,替人出名出彩的差事。教育这种事,古人说得好,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要的是培元固本,启迪智慧,那种大水漫灌填鸭、揠苗助长速成的方式,他做不来,别人做了也未必真就做得好。作为一名人民教师,不能贪名图利而违背初衷,违背规律。况且,房子不在于豪简大小,能住够住就好。至于金钱,对于他这种年龄的人来说,退休金足够花了,孩子都已如他那样,当了老师,有着稳定的收入,留钱给他们做什么呢?
说到房子和金钱,却引起了他的一番担忧,因为正在扩建中的福州火车南站离他家不远,那一带因拆迁赔偿而产生了一批暴发户,他们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世世代代几乎在为温饱而挣扎,一夜之间突然拥有几百万、几千万的财富,一下子都“懵圈”了,不知道这么多钱该怎么花。
觊觎“拆迁暴发户”们钱的人很多,这些觊觎者为了达到将拆迁户们的钱流进自己腰包的险恶目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拉拢利诱,屡试不爽,组合上阵,不少意志不坚定、精神空虚的拆迁暴发户被拉下了水,短短时间内将“拆迁暴发户”的角色转换为“赌博鬼”“瘾君子”,不仅财物挥霍一空,还家破人亡。对于他们来说,金钱带来的不是幸福,而是灾祸。真是“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啊!张老师忧心忡忡地说。
和我说这番话的时候,张老师口袋里一会儿“嘀嘀”叫,一会儿“哒哒”响,我才发现,他持有两台手机。张老师解释说,两台手机分工不同,侧重点有异,一台主要是用于通讯,即发挥打电话、发微信等功能;一台主要是用于读书、看新闻等。虽然是数学老师,但数十年如一日地喜欢看小说,坚持看小说,想着看到精彩处不被电话打断,又能连接网络看新闻,所以专门买了这么一台手机,号码谁都没告诉,可还是挡不住各种广告短信和骚扰电话,真是烦人。
我随即加了他微信,他由我的长辈成为了我最老的微信好友。我们俩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张老师看了我儿子的作业和试卷后,很快就抓到了其弱点根源,心中有数了,他说我儿子还是有些基础的,努力一把能迎头赶上。然后就耐心地给他上课。课后,我问我儿子,张爷爷教得怎么样,儿子回答只一个“好”字。
没几天,儿子单元小测的成绩涨了一大截,我们心悦诚服地感叹,名师出手就是不一样啊!对儿子的信心瞬间冲击了个“涨停板”。
可是好景不长,儿子的好成绩就像一道闪电,高光亮光转瞬即逝。再次小测的时候,他的成绩又掉下来了,打回原形。我们才放心的一颗心又悬了起来,信心指数倏地来了一个“跌停板”。
张老师却波澜不惊,和颜悦色地让我儿子把卷子再做一遍,然后耐心地给他指出问题。随后,儿子的数学成绩又逐渐上升并稳住了。
因为上课时我们不能插话聊天,课一上完,张老师说家里的老伴还在等着他吃饭,怎么也不肯留在我们家吃饭,急匆匆地跑了。剩下的事情,我们都在微信里沟通。每次给张老师发微信,他总是很迅速地回复,潮词潮语、新词新语和各种萌酷表情齐向我手机屏幕飞来,激情四射,活力爆棚,丝毫感受不到他有“老”的气息。
微信的言语间,张老师对我儿子充满了信心,他说,这小子脑子灵,就是不爱动手不爱动脑,只要他肯把三角板转起来,脑子稍一开动起来,很多题目就能迎刃而解,你们不要着急,学习这种事,急不得,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
经张老师这么一开导,我们又有了信心和静待花开的好心情,对儿子的学习越来越耐心了。
随后,张老师针对我儿子的学习需要和我的工作性质特点,经常通过微信将相关的好文章推送给我学习,让我涨了不少知识。
更令人感动的是,张老师怕我们周六睡过头,把上课的事给影响了,每个周六早上7点多,就“滴”地发来“早上好”的萌酷表情,紧接着交待做好上课的准备事宜。爱人说,张老师比我们家长还上心,真是不好意思。
受张老师的熏陶后,我儿子换了一个人似的,以前请过家教,一个个都被他气跑了。这回,他却越来越喜爱张老师,对每个周六充满了期待,除了向张老师请教数学外,还请他为物理和化学解疑释惑。面对儿子蓬勃旺盛的求知欲,张老师笑着说,为了应对我儿子多科学业,他不得不继续深造了。
我问张老师,为何他能在轻声细语中把我儿子这样的刺头驯得妥妥帖帖的?而且快速见效。
他说,教书也要讲策略、抓重点,毛主席说过,“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就是教导我们,遇到越复杂的问题,越不能乱了分寸眉毛胡子一把抓,一定要找到一个最重要的突破点,集中火力攻克。开火进攻之前,还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就是知己知彼,急其所需,拉近距离,填平沟壑,才能输送弹药(知识),如果不掌握孩子的特点,孩子不接受你,排斥你,你有再多的知识也传授不到他的脑子里。这和你们做群众工作一样的道理,立足实际,换位思考,因人施策,深入交心。人与人之间地位有高低不同,但人格没有贵贱之分,孩子也有人格,一样要尊重,彼此只有充分尊重,才能深入交心,思想的疙瘩才能解,心灵才能相通。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万事都融汇贯通,我给张老师发去一个大大的“赞”,张老师迅疾给我回个“加油”的表情。
我身体真像加了油,热乎乎的,欲回复:“张老师,您何止是我儿子的老师,也是我的良师益友啊!”转念一想,还是不发了,我要把这些话铭刻在心里。
链接活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