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学识字
寒假的时候,我们有充足的时间教她识字。那阵子她特别喜欢读课文。一二年级的语文书,除了二年级上册没有,其他的全被他读了个遍。每天晚上她必然要读一本课本,否则她不会睡觉。刚好假期里我们的时间也多,就一遍一遍的教她。
寒假里,她已经能够独立的把一、二年级的三本书全部过关了。没必要对此感到惊讶,因为每篇课文她都已经读了100遍以上了。熟能生巧。
我又给她买了《葫芦娃》和《黑猫警长》的大字号书。尤其是《葫芦娃》。她能够看着插图,自己把全书都读下来。偶尔也会有一两个不认识的字,需要我们提醒一下。有时候我带她读。一次,我把“洞口前”读成“山洞前”,她却停下来,反问我说,爸爸,你刚才是说山洞前吗?一脸较真的样子。仿佛在告诉我,她很会认字,她发现了我的错误。
可是当她读书遇到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就会换一个近义的词语读出去或者跳过去。总之她不会停下来纠结那个字是不是会读。
通过教她读书识字这件事,让我更加明确了一个道理:其实哪里有什么天才?不过就是日复一日的重复练习罢了。
以前看综艺节目,有的三四岁的儿童在电视上能够背诵道德经,还能够跟主持人对答如流,说出那些古文的意思。如今我想来,这也是不难的。只要父母够勤奋,每天教他读,让他听,他自然就能背了。大人经常跟孩子交流书中讲述的道理,孩子自然也就记住了。综艺节目中展示的也就是一两个小时的内容。所以不必大惊小怪。所谓的天才,大部分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
到了过年那十多天,我们在乡下到处走亲戚,她的读课文活动自然也就中断了。过完年后回来,一读书,好多内容她都忘记了。糟糕,这还能忘记的?我们只好又重新捡起课本,教她读书。这也再一次证明了,世间真的没有什么天才。不过就是勤学苦练而已。
会识字的小朋友好可爱
上次在超市里给她买了几包薯条,她吃着薯条,看着包装袋,说着:“呀,土豆。”
我说你怎么知道这是“呀?土豆。”
“这里不是写着吗?”她指着包装袋说。
每次走在大街上,她都会不由自主的去念字、认字。常常招来我对她“”认字的小朋友好可爱”的眼神。
“原来你认字呀?”每次她在外面自己念字认字时,我总是这样对她说。
今天晚上在超市鱼缸前看鱼,她看着鱼缸上的字,读着:“远离也(池)水”。我赶紧给她纠正,“远离池水。”
儿童成长路上有两个转变期,第一个是学会开口说话,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第二个是学会认字,能够借助文字来认识外面的世界。这在儿童的一生中是很重要的阶段。这种本领当然是越早开发出来就越好。
月月学算术
爸爸教月月做数学题。
“爸爸,这道题我看不懂,你教我做。”月月不识字,当然看不懂题。
“喜欢玩滑滑梯的人最多,有12人。喜欢玩什么的人最少,有多少人?”爸爸读完了题,继续说,“你看着图,自己数一数。”
“踢毽子的人最少。”
“那你就把这个圆圈画在那里。有多少人?再数一数,填上。”
一道题目做完了。继续做下一道题。
“小动物们分别买了什么东西?花了多少钱?请在方格里写出来。”爸爸读完了题。
“小熊一共买了三条鱼,一棵白菜。”月月说。
“一条鱼的价钱是两元。一颗白菜是3元。那他一共花多少钱?”
月月不知道。
“一条鱼是两元,三条鱼是2+2+2。等于几?”
月月还是不知道。“这么难的题!妈妈怎么会买这种书让她做?”爸爸想。
“2+2=几?”爸爸开始教起来。
“等于4。”
“4+2=几?”
月月不会。她拿出手指来数。
“1 2 3 4 5 6。”月月数完右手,数左手。
“对,就是6条。还有一棵白菜是3元。6+3=几?”
月月伸出右手大拇指和小拇指,做出6的形状。另一只手又伸出了3个指头。
“看来幼儿园老师是教过她呀!”爸爸想。
“一……二……三……四。是4。”月月把6当成了1来数。
“你怎么这样数?你再数一下。”爸爸很着急。
“1……2。是2。”月月不慌不忙。她不知道自己做不出题来,对于爸爸意味着什么。
“怎么还越数越少了?”爸爸心里面有点着急。但看到了月月那可爱的样子。才知道自己根本没必要那么着急。
“这样数。”爸爸说着,用手抓住月月的右手。“这个是6,直接数6。”爸爸一边用手抓着月月,一边教她数。“接着数6……7、8、9。”
“是9个,记住了吗?”爸爸说。
本题结束。继续教下一题。
第二天晚上,月月继续学算术。
“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的单数和复数。”爸爸趴在床上说。
“13579是单数。跟我一起说。”月月跟着爸爸说了一遍。
“2468 10是双数。”这次月月主动跟爸爸一起说。
然后又重复说了两遍。
“爸爸,我要做题。”月月爬到小书桌前,拿出数学书翻题目。爸爸也跟了过来。
“从这道题开始写。”爸爸说。
“一只猴子和三只小狗一样重。一只小狗和三个小鸭子一样重。那一只小狗和几只小鸭子一样重呢?”
月月不知道。
“你看一只猴子和三只小狗一样重。……”爸爸把题目又重复了一遍。
……
“3+3+3等于几?”爸爸说。
月月伸出了两双手。一只手上伸出三个手指头。“这边三个,三个,”月月边说边看着自己的左右手。她发现两个手上,还少了一个三个。“两个手表示不完这么多3。她会怎么办呢?”爸爸想。
“再三个。”月月边说边把右手反了过来一次。
“数一数手指头,把它们加起来。”
“123……456……789。”总算是把答案给弄出来了。月月不慌不忙。
爸爸舒了一口气。
月月练口才
“小白兔,学美术。迷迷糊糊胡乱涂。……”月月在练习她口才课上新学的小儿歌。妈妈要求她每天都要打卡。
“你再练一遍吧?我感觉你练的已经很好了,只不过要加上动作。”妈妈说。
月月不想练。
“罗老师会给我发积分卡吗?”
“会的。”
月月还是不想练。
“你今天练一遍,明天再练一遍。”妈妈说。
“明天我要上幼儿园。”
“幼儿园放学之后,晚上练。”
月月还是不想练。
“我觉得你加上动作会更完美!快点,再练习一遍,加上动作。”妈妈在一边不断地鼓励。
月月终于张开嘴了,“小白兔,学美术。迷迷糊糊胡乱涂。……”她的声音很响亮。爸爸在房间里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你有一个字读错了……”妈妈在一边纠正,“再来一遍。”
月月不想练。
爸爸在房间里听到她们的对话,忍不住走了出来,打断她们,“如果她不想练,就不要练了。”爸爸在一边说。
可妈妈却否决了爸爸,继续催促。
月月不想练是什么原因?爸爸猜想应该是她虽然很熟悉稿子(也就是那么几句话而已),但动作忘记了。爸爸赶紧在问群里问罗老师有没有示范视频?罗老师很快就回复了,没有。
前后持续了半个小时,也就才练了五遍。妈妈总算放弃了对月月的纠缠。
月月第一次买早餐
早上月月要喝牛奶。妈妈说喝牛奶要配上包子才行。你得去买个包子。然后妈妈给了月月三块钱。买一个肉包,再买一个火腿卷。
爸爸看到月月要出门,问她去干嘛。月月说,她要去买包子。爸爸很惊讶,因为月月从来没有一个人买过东西,哪怕是爸爸妈妈在身边,她也不会向老板递钱买东西。但月月今天的神情和动作表明她一定会自己去。
月月下楼去了。早餐店就在小区门口不远的地方。来回不过几分钟。
但感觉等了很久月月都没有回来。从阳台上张望,也看不到她回来的身影。终于放心不下,爸爸下楼去了。刚到小区门口就撞上了回来了她,手中拎着两个包子。
爸爸躲闪不及,站在一边。月月看见了。爸爸抱起月月,问她怎么过了那么久。
月月什么也没有说,和爸爸一起回家了。估计是排队买早餐的人太多了吧,爸爸想。
第二天,月月又继续去买早餐。买完之后自己回来了。
爸爸想:下次有机会我一定要跟踪她,看看她是怎么买早餐的。
“老爸,老爸。”
爸爸带着月月读绘本《棉被山隧道》。
“这个老爸,怎么把门给关上了!”爸爸和月月一起读书。
“怎么是老爸?”月月笑着说,“他很老吗?”然后又对着爸爸叫老爸。
“她竟然会关注这个词儿。”爸爸心里想。
过来一会儿,妈妈从房间里走出来了。“老妈。老妈。”月月小声地对爸爸嘀咕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