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肥芸问了我一个问题:“怎么感觉我身边的同事都很机智,遇到什么事情都不让自己吃亏的机智。我有时候想,我是不是也要像他们那样变聪明一点?但是,如果每个人都不肯吃亏,这样的生活也未免太难了。”
我直接问她:“你觉得你看见他们那么做,你心里感受怎么样?”
她说:“我会有点惊讶,但是慢慢发现好像大家都这样,就迷惑了突然。可能职场上的人就是这样,如果我是他们的好朋友他们就不会了吧?”
在吃亏这件事情,我告诉她傻人有傻福。有些亏是必须得吃的,有些亏无伤大雅,吃点也无妨,只要别吃大亏就好。
不要计较太多,但也别让自己揽太多事。咱不是恶人,不会欺负人,但咱也不是老好人,不要被人欺负。该拒绝的事情要拒绝,否则别人会把她当冤大头,有事就推给她。
她还问过我:“职场是不是没有真友谊?”
因为在一次个人等级评估中,她的等级比A(公司里跟她关系比较好的朋友)高了一两个级别,工资也涨了不少。本来这事是没人知道的,但偏偏被B(她们的共同朋友,跟她们无利益关系)看到了,还告诉她们。
A自以为经验比她丰富,听到这件事,心里暗自不服。但,表面上云淡风轻,暗地里开始给她使拌。
在一次互相找对方错误的小组任务中,A刚好分配到我朋友的。结果,A给她圈出很多错误,直接给老板看,而这本不该直接给老板看的。A自以为无人知道,偏偏老板告诉了我朋友。
当我朋友去问A的时候,A看似有点心虚,但还是打哈哈想蒙混过关,说:“我以为这个没什么的。”
而我朋友分配到另外一个人,她也圈出对方很多错误,但她都私信对方让别人改,免得交上去的时候对方错太多。
我直接告诉她A、B都不能当真朋友。为什么?
职场的友谊远不如校园时的纯粹,总是与利益挂钩。不是所有人都能做朋友,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朋友。我们都要有自己的判断。
都说时间是最好的审判官,尤其是在检验一个人的品质上。一个人,面具戴得再好,总不能一辈子都戴着。一个人伪装得再好,迟早也会败给时光。
A见不得朋友好。我想公司会那么评级,肯定有自己的考量。而她却因为觉得不公平,明面上不说,暗地里却放冷箭。对我而言,这种人乃真小人,伪君子。因为千防万防,最难防这种所谓的“朋友”。
你把对方当朋友,所以不设防,才很容易被对方使拌。当以“朋友”为名的那张面具撕破,我想A面上的嘴脸会是丑陋的,内心将是扭曲的。
因为我知道肥芸有多努力。每个周末,她总是跑图书馆备战CPA。而我们每次要约,也是在图书馆,且各自看各自的。我们一个在自习室备战CPA,一个在图书馆的书架里掏书。
而B明知道讲这件事,肥芸跟A可能会闹矛盾,还偏偏说出来?为什么?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是不适合当朋友的。而公司要求保密,可B却告诉了她们,也缺乏契约精神。这里,不包含B有好奇心的可能性。因为,我始终觉得大家都是成年人了,B不可能不懂这些事。
那么,职场上到底有没有真朋友?有!只是比较少。《小王子》里有句话:“实质性的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所以,分辨一个人,要用心去看,而不是用眼睛看。眼睛会骗人,而心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