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幼儿园,看见有个小朋友,哭的惊天动地的,什么人劝,都不管用。原因你都想不到:有个小朋友告诉她,坐了别人的小板凳。面对其他小朋友的,姑且称之为指责吧,就这么简单,小姑娘委屈了,然后就彻底爆发了。
妈呀,这也叫个事儿。可是老师却表示,现在的孩子,太“玻璃心”了。其实,不是孩子“玻璃心”,都是家长宠溺,夸奖过度,挫折太少。
在家庭教育中,过度夸奖,会存在如下问题:
1、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好强。如果被别人超越,容易嫉妒。
2、出现表扬依赖,独立性变差。
3、如果夸得过多,对孩子来说,表扬就成习惯性了,都麻木了。跟虱子多了不痒,道理是一样的,夸不夸一个样,这样的话,就失去意义了。
那么,要怎么夸孩子呢?
首先得肯定,在孩子成长中,夸奖是极其重要的。适当的夸奖,会让孩子认同正确的事务,并坚持下来,实现自我认同。
夸没错,但是,不需要什么事都夸,作为父母,我非常能明白,哪怕宝宝一个“微不足道”的进步,也忍不住脱口而出:我闺女/儿子真棒!
但是很多时候,孩子在做这件事情,仅仅是做的行为,他就很满足了。比如:第一次自己吃东西,第一次会用勺子,在这个时候,只是表达事实,就是对孩子的鼓励。你可以说“今天吃饭不到处跑,饭也没撒出来,很干净,谢谢你。”
很多简单的事情,也不需要重复夸奖。比如刷牙、收拾玩具,这种简单的事,不需要家长追着夸。简单的告诉孩子“帮玩具回家,它们会非常感谢你!”
具体的夸奖,不是泛泛的“你真棒”,如果每次都夸:真好!真棒!如果代表进步?
孩子学会画直线,你夸“画的真棒!”,学会画圆形了,你夸“画的真棒!”等孩子能画画了,你还夸“画的真棒!”听上去真的很敷衍,对孩子来说,会缺乏动力,对进步感受不到,也不能清晰的知道,自己要怎么努力。
同样是画画,你可以这样夸:“画的真直!画的好圆!”“宝宝能画圈圈了,你又进步啦!”“哇,这是一张脸,圆圆的,上面是眼睛,眼睛下面是鼻子,鼻子下面有嘴巴,耳朵你也画好了,五官你都画好啦!下次向画“全身像”努力啦!”
多表扬正确的行为,不提错误的行为!
比如,“宝宝今天吃饭,就没撒出来!你看这样多干净,平常撒的到处都是,多不卫生啊!”
这么讲话的人,真的很欠扁。但是大部分人,包括我,也会顺嘴秃噜出来。其实这样说,等于没说,你强化了正确的,同时也对错误进行了加深。
聪明的父母,都要学会回避“但是”后面的话。否则,不仅鼓励不到位,还打击了孩子,因为这会让他觉得,即使自己努力了,妈妈还是不认可!
有很多家长,不轻易表扬孩子,觉得孩子需要挫折、打击,这样才能更坚强、更适应社会。但是,这也是矫枉过正,不表扬或少表扬,会让孩子自卑、缺乏自信。在正确的时候,适当鼓励孩子,能让他进步更快,更加自信阳光。
支持小编,请点赞、转发、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