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那是我的常态,经常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因为即使写了,质量也不行,这可能跟自己没有良好的输入有关。
首先,我看书非常的慢(除了言情小说),而且经常是不做笔记,一般情况都会变成,一本书看完了,但早就忘了前面写的是些什么,所以又跑回去再粗略的翻一边,摘抄一些词句,记录一些认为写作的时候会用的上的东西,那这本书就算完成了。
其实这真的不好,至少从我的经历来看非常的不好。
一本书看完了,笔记是一定要记的,但除了摘抄外,还可以加上自己一些感想或者总结之类的词句在一旁,到时候翻开笔记除了能看到书中的内容,还可以再次回顾当时看这本书的一些心情与想法。
像做手帐就是非常好的一种方法。据我观察,做读书手帐的人在写书评时会非常的深入,他能抓住某个你可能没留心的点,进行分解并思考,带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视角。
另外除了做笔记,看完后再经过自己的加工理解,可以做一下结构重组,看否写出个基本框架,如果可以的话,那这本书理解的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不过,我一般做不到,基本上处于有点印象,但具体是些什么完全抓瞎,根本还原不了作者的思想架构,所以这得好好琢磨琢磨,慢慢练练。
之后,是从来不会将看到的素材,或者好的词句,闪现的灵感收录下来,每当要准备写的时候,就开始头痛了。
该写什么?写的话有什么例子可以支撑?有什么戳心窝的话可以用上?
最后发现什么都没有,那只能干挤了,那可比没有了牙膏还在狂挤尴尬多了,所以到后来就有点写个人日记的感觉,想到什么写什么,写的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没人能看的懂。
可见,平时素材的收集是多么的重要。虽然有素材不一定写出好文章,但没素材,写的文章绝对好不到哪去,你期待着不下功夫就可以一蹿爆红,那是痴心妄想。
最后,还得沉下心来认真的写。写的时候真的切记浮躁,当你在写的时候狂躁不安,文章也定会流于表面,走不了心。
我就是这样,写的时候那毛躁劲一直就没停过,总是想快点写快点写,写完了好早点休息,管它有没有逻辑,有没有价值,写完了才是王道。
所以总结了下,每天自己不知道写什么,是由于一下三点:
第一,输入质量欠缺,看过的内容没有经过自己的大脑再次整合就直接摆了出来。
第二,平日素材金句积累的太少太少,没有把生活中发现的光点存入后备箱。
第三,写的过程中心浮气躁,不够明确写的目的,常用完任务的心态对待写作。
嗯,既然病因已找到,那就逐个击破,早日得道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