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做人比做事更重要。
我刚毕业,在应届生入职训练营的性格色彩课堂上,讲师问我:“在工作方面,你觉得做人重要还是做事重要?”我毫不犹豫的回答:“做事重要。”经过四年的职场生涯,如果他再次问我这个问题,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做人重要。”
工作越久,越觉得小时候老生常谈的“认真、勤奋、踏实、善良、用心”等词语,比再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工具都重要,能将这些词语认真落实到工作中,真不容易。
单以认真举例,工作的时候能否认真的对待领导交代的事情,能否用心去思考,认真去处理,不遗漏?完全做到不容易,能做到就很出彩。前些天公司召开猎头大会,招聘团队的同事在服饰、指引手册、茶歇等方面都准备的异常细致和认真。服饰,男生西装领带,女生正式的职业套裙;手册铜版纸打印;茶歇,五种款式的蛋糕、好几种饮料,非常齐备。这种认真细致的准备,才能让一场活动严肃并且打出品牌。
认真是一项心里的修炼,每件事情都能够认真对待,事情自然能够做好。所以在工作中,真的重要的是每件事情是否做好了吗?其实并不一定,事情的好坏有时候不取决于个人的主观意愿。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去追问自己的内心,这件事情我有无认真对待和处理。
做人比做事更重要,每件事情都是做人的修炼。人对了,事就对了。
第二条:少比多更有力量,做减法比做加法更有智慧。
“今年,我们公司人力成本预算要申请增加3000万,我要做1,2,3,4,5,6,7,8件事情。””今年,我要招1,2,3,4,5,6,7,8”个人,我的业务增量需要这么多人。”“今年,我要做这么多事情,1,2,3,4,5,6,7,7”。
我们总是渴望要更多的资源,要更多的人,要做更多的事情?但是,是否事情越多、钱越多、人越多就一定更有助于工作的开展和业务的发展呢?有时候,并不如此。选择做什么很容易,选择不做什么才难。二八法则看着容易,执行困难。难得不是选出必要的两项,而是要放弃有用的八项。悟到这点后,做所有事情,我都会逼问自己:“这件事情是否有做的必要,如果一定要做,它能带来什么价值?”。当一追问这个问题,很多事情自然而然就消失了。也许不是消失了,而是用更高级的事情代替了。放弃了八项,才能有足够的精力投入重要的两项。
我始终记得第一次参加中心例会时,领导说:“我们中心,每年能做出那么三四件、甚至一两件有品牌影响力的事情就可以了。每个人,每个模块,一年只要能做好那么一两件事情就可以了。”在培训领域,我的领导也是如此,他的工作重心全部放在内训师、课程体系等事情上,这些事情在现在看来,对于公司知识库和培训体系建设产生了巨大的价值。
一个人,一年只需要做成功一两件事情即可,你会选择做什么呢?我又会选择做什么呢?这是个好问题。
第三条:一揽子。
第三条,你可能很惊诧,这一条竟然只有三个字。我觉得三个字足以。
这三个字也是中心例会上,领导经常提起的三个字。“人才盘点要拿出一揽子的解决方案、人力资源巡检和找各个模块找业务部门谈的事情的要一揽子处理。”一揽子简单点说,就是把各种事情考虑周全一次性解决。如果要想一揽子的计划能够成功,必须主导计划的人全局思考,参与计划的人协同配合。这考验的事团队的配合,也在间接提升主导计划人的全局把控能力。这种才能够实现产品的输出。一揽子更多的是一种项目化的思维,能够帮助参与者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看现有琐碎的事情,才能真正的跳出工作看成果。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提到,优秀的管理者总是更关注于外部的结果,而非内部的工作。“一揽子”是这种思维工具化的最好体现。
第四条:教练型领导力。
樊登老师的《可复制的领导力》课程,提到一句话:“日本领导吩咐事情,至少讲五遍。”我领导带我们做项目,基本上就是对着ppt过每一个细节。吩咐事情就要像教练,需要把事情的每个细节和执行的步骤拆开来讲,这样子才能做好事情当好管理者。第四条执行的难度远远大于前三条。中国人总是习惯于说:“这你都不懂,我还要你干嘛?”作为下属,当面对不懂或者不会的事情也不喜欢去问领导,心里总是在想:“领导已经交代过了,如果我再去问,显得我很蠢很傻。”事实上,作为上司,对事情的负责的态度是告诉下属每一步怎么做,这样下属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好事情。作为下属,问清楚不懂的存在疑惑的事情每一步怎么做,才能做好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