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娘杀了胖头陀,有错吗

《水浒传》中武松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被发配孟州,路过大树十字坡,遇到了孙二娘张青夫妇,孙二娘想要把武松做成包子馅,反被武松调戏,幸亏张青回来及时,不然孙二娘这家黑店闹不好都被武松给挑了。

张青和武松诉说起王氏,说了一个头陀的故事:

只可惜了一个头陀,长七八尺一条大汉,也把来麻坏了。小人归得迟了些个,已把他卸下四足。如今只留得一个箍头的铁界尺,一领皂直裰,一张度牒在此。别的都不打紧,有两件物最难得: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个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忆念他。

孙二娘杀这个头陀让张青念念不忘,她杀错了吗?

没错啊,大概率是大树十字坡酒店该备货了,缺少猪牛羊肉,恰巧头陀来了店里,孙二娘一看这位头陀长得白白胖胖,很适合包包子,于是就麻翻了他,把头陀做成了馅。

头陀为馅和美人为馅,不是一个量级的。

古代社会这种事儿很多,在那个没有监控户籍制度都不完善的时代,杀人越货就是一些人生活的主要来源,对一些人来说杀人就是家长便饭。

大树十字坡地处野外,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客人一旦进了孙二娘的店,那就等于进了阎王殿,生死都掌握在这个老娘们手里了。

菜园子张青喜欢结交江湖好汉,所以有时候看到客人是江湖人,还从孙二娘手上救下人来,蓄意结交。


这也为他们夫妻积攒下了一些香火情缘,导致后来他们能上梁山。

这叫偶尔放下屠刀,居然立地成佛。

因为张青救了这些江湖人,大树十字坡的名声在江湖上也声名远扬:

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

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武松在江湖上闯荡了很多年,混的虽然很落魄,但是这种江湖上的嗑他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经过十字坡的时候格外小心,生怕着了孙二娘的道。

他甚至还用话点播孙二娘,暗示自己知道孙二娘这家店是黑店,卖人肉馒头。

但是孙二娘是吃生米的,混不吝,看到武松一身腱子肉,很威猛,一心要把他做成做成自己店里的招牌,黄牛肉包子。

所以武松即使点明了自己知道她这是一家黑店,孙二娘却根本没听进去,依旧给他下了蒙汗药。

武松看两个解差被麻翻了,知道这事儿没有商量的余地了,唢呐声起,武松出手教训孙二娘。

孙二娘杀被麻翻的人是把好手,但是对付武松这种职业武夫在就太菜了,三两下就被制服了。


如果不是张青及时赶回来,大约孙二娘的下场会比较凄惨。

从孙二娘出场的这段描写可以看出孙二娘这人的性格特征,她心里基本没有江湖也没有江湖道义这回事,她一心扑在自家的生意上,店里肉没了,她就想着赶紧备货。

江湖路远,与她无关,她只想做好自家这一亩三分地的生意。

所以,不管是谁来住店,她都以看货物的眼光打量对方。

不管对方是江湖侠少或是一方大豪,不管对方是金童玉女还是头陀凶僧,在孙二娘眼里这些身份统统没用,唯一有用的是这人膘成如何,能出多少肉,能包多少肉包子而已。

所以不管是武松还是鲁智深,来到店里她都先麻翻再说。

鲁智深运气好,被麻翻后,张青及时回来了。

那位胖头陀运气稍微差点,张青回来时她都被孙二娘精心的分成瘦肉肥肉了。

薛白袍估计张青成天守着这位长得像母夜叉,干的事更是比夜叉还夜叉的女人,也很郁闷,离是铁定不敢说的,他今天说出口,明天就被做成包子了。

所以他只能隔三差五的去快活林快活一下,暂时忘了家里的母夜叉。


这也是他为何总不在店里的原因。

对孙二娘的说法是去山里打柴了,但是从后文可以看出,孙二娘的店里是雇佣了很多干活帮闲的伙计的,打柴这种活,哪用得着张青亲自去呢?

但是他依旧每天早出晚归的亲自去打柴,成天不着家,这也是胖头陀被杀的原因,鲁智深运气好,赶上张青回来早了,不然不用去浙江,在十字坡他就坐化了。

张青叫菜园子,喜欢种菜,心地不坏,他浑家却只喜欢杀人,张青选择眼不见为净,早出晚归的出门,有时候回来,偶尔碰到孙二娘做生意,就顺手救下还没被杀的人来。

这点运气也让他结交到了鲁智深武松这种江湖大佬,也为后来改变命运,上了梁山,埋下了伏笔。



文:薛白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